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中国扶贫战略转向(5)

摘要: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之后,我们的反贫困任务并没有结束。在消除绝对贫困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贫困问题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也就是相对贫困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这为2020年后的脱贫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标志着我国脱贫攻坚的重心将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解决相对贫困,从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转向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5.坚持常态化治贫

要坚持常态化扶贫,常态化治贫,解决相对贫困是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转变以往超常规扶贫的惯性思维,要走出一条常态化的治贫的路子,这就需要我们在多方面着力,包括:健全和完善税收、转移支付、社会保障三大宏观政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更多向相对贫困人口倾斜、更加重视和加强相对贫困人口的基本可行能力建设、更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重视公益慈善等社会组织的作用,把贫困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个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四、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只是反贫困的第一步。消除绝对贫困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我们反贫困的重点转向解决相对贫困。解决相对贫困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那么,解决相对贫困的目标是什么?就是要缩小收入差距,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一)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在收入分配领域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概括来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如何知道收入差距到底有多大?主要是以两个方法来衡量,五等份收入分组法和基尼系数法。五等份收入分组法就是按照收入水平的高低把国民划分为五个等份,然后比较最高收入20%人口的平均收入和最低收入20%人口的平均收入,看相差多少倍。基尼系数反映的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比例大小。用五等份收入分组法来衡量,大多数国家的收入差距在7倍左右,北欧国家4倍左右,我们国家大约在10倍左右。用基尼系数来衡量,我们国家的基尼系数现在仍然达到0.465左右。第二是收入分配不公平。第三是两个“不同步”: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不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同步。第四是“两个比重”比较低,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

针对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我们主要从收入差距的角度来谈。基尼系数讲的是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比例大小,它反映的是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比例高低。基尼系数在0.2以下是高度平均,0.2到0.3是相对平均,0.3到0.4是比较合理。0.4是一个警戒线,那么0.4到0.5就属于差距很大了,0.5到0.6,表明差距达到悬殊状态,大于0.6以上,两极分化。用这样一种基尼系数的解读,我们知道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多数都在0.3到0.4之间,处于合理区间,中国则是发展中国家,所以和发达国家不能够简单对比。2011年之后,中国的基尼系数有所下降,但仍然高达0.465左右,还是比较高的。一方面我们基尼系数已经超过警戒线,另外一方面,要看到我们基尼系数的上升幅度、速度是比较快的,所以要引起高度重视。

除了基尼系数高,我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比较大,在1978年是2.57倍,这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是按照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相比较得出来的,严格来讲这两个指标是不能比的,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度缩小到1985年的1.86倍,但是之后又持续扩大,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缩小到2.7倍左右,甚至是低于2.7倍,但差距仍然是比较大的。

除了城乡差距以外,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是比较大的,收入差距这样大,怎么办?在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设计出“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在那之后,这个战略逐步实施,也逐步地延伸,逐步地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已经圆满地实现了这一目标。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们之后的路该怎么走,应该确定什么样的目标,采取什么样的步骤?党的十九大提出“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基本实现共同富裕。

(二)实现共同富裕的两个阶段性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规划了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总共30年的战略目标,做出“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从实现共同富裕来讲,也做出了“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是一项非常重大的战略任务,必须采取一系列综合性举措,以下几个方面是很重要的:

第一,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样一个制度下,我们要特别重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因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是普通劳动者,是以工资、劳动报酬为生的,劳动报酬不能够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我们要实现共同富裕难度会加大。第二,要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工资要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得到应有的提高。第三,要重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让更多的低收入者成为中等收入者。第四,要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要素收入,各种要素包括劳动、资本、技术、管理、信息、数据等。第五,要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力度和精准性。第六,要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李颖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