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成为芯片自主创新高地的启示

中关村成为芯片自主创新高地的启示

将自动驾驶汽车训练成“老司机”,让智能物联网时代各种机器具备感知能力,确保电脑和手机正常运转……全都离不开集成电路。北清路边上曾经杂草丛生的荒芜之地,如今已崛起一座贡献了北京集成电路设计产值半壁江山的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

芯片作为数据存储、计算、互联的基础载体,无论是对经济发展还是信息安全等,其作用可谓举足轻重。正如有人所比喻的:芯片正像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的蒸汽机、内燃机,其决定着一个时代生产力的强弱。随着5G、AI、物联网等新兴科技新一轮发展,数据大爆炸时代来临,芯片不仅迎来更大的市场需求,而且技术要求更加严格。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何况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拿不来、买不来、讨不来。为解决芯片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北京充分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加大相关科技战略力量的建设,通过龙头企业的“头雁效应”,激发更多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组织技术攻关,努力在基础理论创新、前沿技术创新、武器装备体系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并正在从科技创新的“跟跑者”向“并跑者”“领跑者”转变。

芯片强则产业强,芯片兴则经济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而芯片离不开科技创新研发,但企业投资自建实验室成本高昂,为解决这一共性痛点,北京园区将联合高校院所、行业企业、第三方检验认证机构共同成立IC PARK共性技术服务中心。企业可以共享仪器信息,实现在线预约,实验室则在后方进行一对一对接,提供设备租赁、检验检测服务,从而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企业研发和验证成本,也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决定着科技创新的活力和动力。近年来,我国芯片产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也取得巨大成就。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国产芯片自给率已达到36%,基于语音交互技术的智能驾驶舱芯片,以及面向l3-l5多级环境感知芯片,也有望分别在2023、2025实现成功的研发、生产。然而,由于过去几十年投入不足,欠账太多,起步较晚,我国芯片技术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更何况芯片工业这样的高科技产业与基础研究密切相关,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因为基础研究相对周期长、难度大,其实用价值并非短期能够显现。这就需要国家在政策、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科学布局、稳定支持、久久为功,为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积累后劲。同时,广大科研人员也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相信:只要我们打好“组合拳”,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一定会在攻克芯片“卡脖子”技术上取得更大进展,为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赢得更多主动。(来源:宣讲家网)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22/0725/1174276.shtml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香樟社区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王静静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