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指出,要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能瞧不起产业工人,一定要看实际贡献!我们这些年一步一个脚印,真正在添砖加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厦的人,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产业工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者,是工人阶级的主力军,是实现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关键要素。我们要打造一支素质优良、本领高强的产业工人队伍,让广大产业工人在工作岗位上一展风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竭的发展动力。
要重视劳动技能培养。社会分工是不同职业的基础,也决定了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既需要有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也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培养劳动技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对于实现制造业强国、抢占未来发展高地意义十分重大。要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国家标准,大力推行“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要创新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岗位需求和工艺流程组织面向产业工人的技术技能培训和认定,进一步提升产业工人的劳动技能,并激发企业、社会机构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要畅通职业发展渠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技术工人也是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技术工人工资待遇,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技术工人队伍。”产业工人待遇好不好,发展空间大不大,直接影响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能否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我们要科学设置技术技能岗位,为产业工人搭建展示平台,让广大产业工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大展身手,让懂技术、会运用的产业工人脱颖而出。要畅通产业工人的成长通道,支持高技能人才在与其技术水平相匹配的岗位上发挥技能、管理班组、带徒传技。要完善技能要素参与分配制度,鼓励通过技术入股、专利入股、知识产权入股等形式,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此外,还要鼓励企业在发展战略方向上吸纳技术人才的合理建议,让技术技能人才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有一席之地。
要提升职业荣誉感。制造业是强国之本,产业工人则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核心要素。现如今,数控车、数控铣可以获得国际大赛金牌,汽车一线工人也能评上特级技师和高级工程师,产业工人与管理人才一样,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也同样能够得到社会的尊重。我们要进一步提升产业工人的职业荣誉感,让更多的学徒工立志成为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要在全社会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树立“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让尊重技能人才成为社会共识。社会大众也要破除对产业工人的僵化认识,以实际贡献论英雄,推动实现“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着力培养产业工人,让广大产业工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我们就一定能够推动“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