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示范区地均收入十年增237%

中关村示范区地均收入十年增237%

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新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中关村)过去十年来充分发挥科技体制机制创新试验田作用,加快培育高精尖产业。十年来不仅向全国复制推广了多项科技创新改革政策举措,孕育出一大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和创新型领军企业,还实现了收入、出口的高增长,成为北京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我国原始创新的策源地、自主创新的主阵地。

30多项改革复制推广到全国

中关村先行先试并推广了一批辐射全国的改革政策,极大地释放了中关村科技创新的活力。国家层面先后支持中关村开展了“1+6”“新四条”“新新四条”、两轮人才特区政策、财税政策等80多项改革措施,出台了促进在京高校、央企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中关村国际人才20条新政等一系列政策,率先落地公司型创投机构企业所得税、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持续开展了投贷联动、设立民营银行、企业境外并购外汇管理、企业外债便利化、建设生物医药国检试验区、创新医疗器械应用推广、强化高价值专利运营等改革试点,已有30多项政策复制推广到全国。

十大突破性技术三项出自中关村

中关村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涌现出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前沿技术领域,产生了百度全球最大自动驾驶平台阿波罗、寒武纪国际领先的深度学习智能芯片、旷视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算法平台Brain++、天智航全球唯一可开展脊柱全节段手术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利亚德全球唯一量产的0.7毫米高清LED小间距显示制造技术、京东方国际领先柔性AMOLED生产技术等一批创新成果。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的超高精度定位技术、字节跳动的TikTok推荐算法技术等三项技术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21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

中关村还积极投身科技抗疫,研制生产了一批科技抗疫重磅产品。国内唯一中和抗体药物和5款新冠疫苗获批上市,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科兴中维等企业研发的新冠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

地均收入十年增长237%

中关村长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启动实施中关村高精尖产业“强链工程”,打造出安全高效的供应链产业链。从2012年以电子制造、软件及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到2021年以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集成电路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精尖经济结构调整。

中关村的产业总收入从2012年的2.5万亿元发展到2021年的8.4万亿元,对北京市经济增长贡献率在30%以上,成为北京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1年中关村地均收入172.9亿元/平方公里,地均税费6.5亿元/平方公里,较2012年增长率分别达到237%、116.7%。

孕育102家独角兽企业

中关村着力构建“大企业强、独角兽企业多、中小企业活”的创新企业矩阵,科技型企业发展始终领跑全国。去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2.4万家,其中年收入亿元以上企业4106家,千亿元企业实现零的突破,达到8家,10家企业入选财富“2021年世界500强”。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关村上市企业总数达466家(不含新三板),是2012年的2倍,其中22家企业市值超千亿元;拥有独角兽企业102家,数量位居全球城市第2位,其中4家为估值超10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

此外中关村深化内外联动。对外,受新冠疫苗、移动终端产品等海外需求大增的拉动,去年中关村出口高位增长,达3893.8亿元,较2012年翻了一番;对内,中关村积极强化一区多园统筹联动、推动京津冀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去年流向外省市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翻了两番,由2012年的602.4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2800.5亿元。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崔静涵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