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百年历程和路径

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百年历程和路径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迈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 100 年的奋斗史,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推进人民的民生福祉放在首位。历经百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启示。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建设的艰辛探索

回顾 100 年来的奋斗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辉煌的发展成就,根本原因就是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立党宗旨,不断谋求改善中国人民的民生建设。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工人运动,实施土地革命,维护工农权益,争取革命胜利。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认识到工人阶级是革命的强大力量,提出发展工人运动,维护无产阶级利益等主张,领导了香港海员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工人运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土地革命的极端重要性,建立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根据地,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收大地主、中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还开展工农及儿童免费教育、卫生防疫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从战略高度指明,解决民主民生问题事关建立抗日根据地和抵抗日本的进攻。在土地政策上,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兼顾双方利益,共同团结抗日,此外还提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普及义务的免费教育等举措。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封锁,中国共产党坚持自力更生、军民兼顾的原则,解决基本生活需要。在土地政策上,根据农民对土地的需求,将减租减息政策变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恢复生产促进就业,人民当家做主,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在恢复生产方面,早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提出要把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放在决定革命成败的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在农村进行土地制度改革,使全国 3 亿农民获得土地。在城市实施“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打击投机资本,恢复经济秩序。在恢复生活方面,着力解决就业、救济等问题,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大量失业群体,毛泽东指出“业已开始着手采取救济和安置失业人员的办法,以期有步骤地解决这个问题”。经过三年时间,我国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并超过了建国前最高水平。1953 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投资建设了一批促进工业、农业发展的重点项目,促进社会就业和人民收入提升。旧中国遗留的就业问题很快得到解决,人民生活大幅提升,1957 与 1952 年相比,职工平均工资达到 637 元,增长 42.8%,新建铁路一万公里,全国公路通车里程增加 1 倍。

(三)改革开放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三步走”战略,解决温饱实现小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并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每一步目标,都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标尺:即“温饱”“小康”和“富裕”,体现了循序渐进、稳步向前的特点。经过 30 年多发展,从计划经济体制经过双轨制过渡,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生活解决温饱达到小康,到 2010年我国 GDP 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领域各领域推进改革。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12 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12.7 年。1978 年—2012年,我国就业年均增加 1000 万以上人,卫生医疗机构总数增长 4.6 倍,取消农业税,推出了新农合、新农保等覆盖农村地区的保障举措。

(四)进入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城乡共享发展成果,迈向共同富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确立为我党的奋斗目标。围绕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大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社会福利与幸福指数不断攀升。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部署,经过 8 年的时间,我国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实现了现行标准下近 1 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实施了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等改革,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行招生考试、公立医院、环保、司法等改革,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实施全面参保计划,实行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2020 年底,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 13 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 10 亿人。面对新冠疫情,以对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打赢疫情保卫战,提出“六稳”“六保”等保障经济民生的具体举措。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建设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 100 年来民生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也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民生建设的根本依靠。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是在我们党团结领导工人、农民、民族资产等全国上下力量,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取得的,这为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奠定了重要政治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根据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不同的方针政策,从“三步走”战略到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持续推动了中国民生向前发展。历史实践证明,改善民生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二)践行人民至上是民生建设重要动力。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立党宗旨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至上作为核心价值观。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目是解决人民生计问题、幸福问题。同时,我们党又充分注重发挥人民主体地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依靠人民取得了革命胜利,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推动私营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改革。正是依靠人民,才探索出了一系列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新举措、新经验,推动我们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三)推动经济发展是民生建设的重要前提。党在不同时期的民生举措都是与推动当时的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土地革命时期,针对农村土地过分向地主和富农集中,贫苦农民受到了地主残酷剥削的情况,提出了发动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建国初期,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不仅建立了现代工业的基础,也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解决了当时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持续深化政治经济改革,推动经济实现了过去 40 年的高速增长,带动民生领域的持续变革,实现了人民福祉的大幅提升。

(四)坚持统筹兼顾是民生建设的基本原则。民生问题关系到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群体,需求具有多样化特点,又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联系密切,涉及人员多,领域广。解决民生问题就要注意兼顾各方需求,统筹考虑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主客观条件。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解决粮食问题、灾荒问题、就业问题等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并在《国家预算要保证重点建设又要照顾人民生活》中指出“人民生活的改善,必须是渐进的,支票不可开得过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只有统筹考虑我国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实际情况,才能制定更加切实有效的民生举措。

(五)加强制度建设是民生建设的有力保障。民生问题的解决举措需要上升到制度层面加以规范,形成长久稳定、可预期的保障制度。我们党在井冈山时期制定《土地法》,建国初期将就业、养老等写入宪法,改革开放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都是民生建设制度化的生动实践。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全面部署,在民生领域提出“必须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向共同富裕迈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实现这样目标,就要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 100 年来民生建设实践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民生建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经济发展普惠化。经济发展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前提,我国经济实现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经济结构、发展方式正发生深刻变革。要在保持经济增长一定速度的同时,促进效率的明显提升,实现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为新发展阶段民生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人民群众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不断缩小贫富差距。要完善初次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不断增加一线劳动者收入。要完善要素分配体制机制,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要完善国民收入再分配机制,强化税收收入分配调整作用。强化社会保障和慈善等的调节作用,防止改革过程中收入分配不公平的产生,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二)民生保障公平化。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面对民生保障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在不断加大对民生保障领域投入的基础上,下更大力气推进民生保障的公平化,更好地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要完善建设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破解城乡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公共服务不均衡问题。要持续深化相关领域改革,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各领域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解决民生保障中政府的缺位、错位、越位问题,着力提升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的质量、能力和水平,能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期盼的公共服务体系。要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财政支撑体系,调整政府转移支付制度,使其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相适应。

(三)减贫脱贫精准化。精准脱贫既是统筹推进民生建设的根本需要,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要求。虽然经过近年来的脱贫攻坚,实现了在现行标准下消除贫困的目标,但要看到脱贫成果还需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要建立常态化的贫困治理机制,实现精准识别、帮扶和管理。要强化产业扶贫,支持相关产业落户贫困地区,优先录用生活困难或刚刚脱贫的群众。加强科技扶贫,推动民生科技在相关贫困地区的成果转化,放大科技创新成效。加强教育扶贫,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提升对贫困家庭孩子教育资助力度,保障贫困地区或贫困家庭的孩子有学上、上好学。另一方面加强对贫困地区成人职业教育投入,通过职业培训、科技支农、技术帮扶,提升农民的思想认识、市场意识和职业技能。

(四)生态环境和谐化。生态环境不仅关系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与民生幸福紧密相连。近年来,人们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建设,希望呼吸更洁净的空气、吃到更绿色生态的果蔬、用上更环保的产品,可见生态环境已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关注点。要强化法治建设和政策引导,鼓励绿色生产方式,崇尚绿色生活方式。加快构建绿色环保的现代产业体系,升级产业结构,鼓励发展节能产业、清洁能源。加强绿色生活方式宣传,强化公民环境意识,以生活方式转变带动消费方式转变,倒逼生产方式转型。要涵养绿色生态,建立健全相关鼓励和补偿机制,推动森林、草原、湿地、湖泊等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打造碧水蓝天。强化对生态环境的监管,有效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五)幸福指数倍增化。我国经过 40 多年高速发展,实现了物质生活条件的大幅提升,但人民的幸福指数却与物质条件增长不相称,出现这种现象有着比较复杂的社会原因,除了过分强调物质生活对于幸福的作用,还涉及社会保障、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因素。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民生发展统筹兼顾上存在不足和短板,包括物质与精神、经济与文化、发展与保障、产业与生态等方面。因此,在推进社会民生发展中,既要关注资金投入、物质的提升,也要关注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文化建设,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培养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引导人们把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通过劳动为社会创造幸福,传递幸福,实现国民收入和人们幸福指数同步增长。

100 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民生建设的丰硕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推进我国新发展阶段的民生建设,一定能实现水平更高、质量更高、更加公平的民生福祉,有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目标早日实现。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