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两会民生清单里的“国之大者”

读懂两会民生清单里的“国之大者”

民生含量越来越高的两会时间,也是城市治理思路的集中展现。当每一位市民都能从全市中心工作的持续推进中找到自己的利益关切点,认同感、获得感、归属感自然越来越强。“百姓盼的”与“政府干的”高度契合,这样的同频共振也必将成为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坚实依托。

北京市两会胜利闭幕。近一周的会期里,代表委员积极履行职责,建言首都发展。一把手访谈、AR看两会、书记邀您过大年等丰富的报道形式,更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许多意见和思路引发广泛关注。

密集的两会话题中,民生是绝对主角。老旧小区停车位怎么有效管理,如何提升基层医务工作者医疗服务能力,老年护理中心、养老助餐点等能否“叫好又叫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得有哪些配套……一件件“小事”直击现实痛点,事关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大家关心什么、期盼什么,两会就聚焦什么、讨论什么,这种对大城小事的“全景式关切”,对百姓生活的“全时段观察”,激扬起的是各方对现实的体悟与思考、对未来的谋划与希冀,汇聚成的是鲜活真切、细节充盈的城市治理图景。政声民意同频共振,也闪耀着“以人为本”“和谐宜居”的治理光芒,彰显了两会制度的独特魅力。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生含量越来越高的两会时间,也是城市治理思路的集中展现。事实上,在中国政治的发展脉络里,民生问题始终处于第一位。就北京来说,民生实事工程已坚持运行30余年,在“年初立军令状、年底交成绩单”的实践循环中,从衣食住行到教育医疗再到安全宜居,一项项承诺如期兑现,实实在在造福了千家万户。尤其近些年,民生事项在北京城市精细化治理进程中的支点作用愈加显现。在接诉即办工作机制的持续创新中,政府部门始终保持了对民生诉求的高回应性,在一次次流程变革、机制创新中显著提升了解决问题效率。老楼加装电梯、道路规范停车、社区留白增绿、丰富文化供给……以民生为导向、以问题为靶向,当每一位市民都能从全市中心工作的持续推进中找到自己的利益关切点,认同感、获得感、归属感自然越来越强。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大城精治,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特别是在北京这样的超大型城市,人口总量大、人员构成复杂,不同群体之间意见多元、诉求不一十分常见,在具体方案的形成和实施上争议往往也不少。就拿老旧小区改造来说,改什么、怎么改,老化的燃气、供热、供排水管道怎么更换等,各家各户情况不同、诉求各异。因此,面对民生小事,想当然、拍脑瓜行不通,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做好群众工作,量身定制“需求清单”,才能把摩擦系数降到最低。而这一过程中,不论是人大代表,还是政协委员,都是沟通民意、联通上下的重要桥梁。代表委员扎根基层、深入基层,让议案提案充满“干货”,也打捞到了最鲜活的民意。事实上,那些广受关注的“两会好声音”,都带有沉甸甸的民生含量,其中一些通过严格的制度程序,化为城市治理的具体政策。“百姓盼的”与“政府干的”高度契合,这样的同频共振也必将成为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坚实依托。

两会闭幕,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扩大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比例;新增城市绿地200公顷,新建10处郊野公园;将4万名农村就业劳动力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体系……一长串民生清单,既是庄严承诺,更传递出鲜明信号: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民生始终是本市工作重中之重。今天的北京,正处于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对城市治理精细化、系统化的要求显著提升。长期形成的“硬骨头”,源源不断的新课题,对治理智慧与治理能力都是极大考验。回望来路,常怀为民情怀,北京城市治理一步步迈上新台阶。面向未来,坚持不懈以绣花功夫治理城市,紧盯民生小事、民生实事,落实好惠民政策,照顾好民生冷暖,首都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一定会不断提升。

两会紧接着春节,浓郁的年味儿里也满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在新的奋斗时序里,各方面都打起精神,全力以赴,落实好每一项任务。每位市民也紧跟城市发展步伐,去奋斗、去拼搏,大家相向而行,必将创造更美好的明天,让我们的城市更加和谐宜居。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