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力推动2023年度北京市属老旧小区管线改造、中央单位在京老旧小区红线外管线改造、老楼加装电梯管线拆改移等三项重点任务落实,近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持召开老旧小区管线改造总结部署会,市级相关部门、水电气热专业公司一同参会。会议总结2022年三项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并对2023年工作进行了部署。与会同志就三项重点任务涉及的资金立项、施工统筹、安全管理等关键环节提出了意见建议。
衣食住行是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经济发展的路径是:从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到解决温饱问题,从解决温饱到初步小康水平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是不断满足人们对日益增长的衣食住行等基本要求而提出改革发展目标的。
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广大百姓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详细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家庭户人均居住面积达41.76平方米,平均每户住房间数为3.2间,平均每户居住面积达到111.18平方米,30年间全国家庭户人均居住面积增长近6倍。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虽然中国的房地产行业经过多年发展,有力保障了普通百姓“安居梦”。但不容忽视的是,因多方面原因,仍有少数城镇老旧小区,住房年久失修,供水供电管道破旧,排污设施落后,缺乏适老化设施和养老医疗设施,缺少幼儿园、居民活动场所等公共设施。甚至存在环境脏乱差、车辆乱停放、私搭乱建、楼道杂物众多、充电难等问题,这无疑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困扰。
群众利益无小事。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感的民生工程,更是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从根本上解决老旧小区存在诸多不便或安全隐患等问题,早在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就专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列入各级政府工作日程。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让人高兴地看到,近年来,各地在中央的统一部署和支持下,始终坚持应改尽改和软件硬件并重的原则,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力求做到管线改造要与小区综合整治、老楼加装电梯等工作同步实施。如今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借“改”实现了“逆生长”,不仅道路破损修复了,排水畅通了,停车位增加了,私拉乱接没有了……而且小区环境从过去因乱停乱放造成邻居关系紧张、环境卫生因管理不到位存在脏乱差,到如今邻里和谐、环境优美、抬头见绿、出门即景,住得安全、方便、舒心。正如网友留言所说: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改”到百姓心坎上,更是“改”出众多百姓的美好生活。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要实现老旧小区长久文明宜居,不仅要“改好”更要“管好”。这就需要当地职能部门和基层组织,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注重加强宣传,引导居民逐渐养成文明习惯、提升文明意识。同时所在社区也要不断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居民共同维护小区环境,巩固和维护小区改造成果。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多措并举,才能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老房子“改”出新面貌,新家园“管”出幸福来。(来源:宣讲家网)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23/0209/1192745.shtml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