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系列评论之八】 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意蕴

【中国式现代化系列评论之八】 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必须从历史、理论、实践、未来四个维度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意蕴。

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探索与生动实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无数仁人志士为此苦苦求索、进行各种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创造性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和深刻的变革,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在战略上不断完善,在实践上不断丰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党的二十大再次吹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号角,“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理论逻辑: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结果,承载着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历史宏愿。沿着党指引的方向,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未来,可以展望到祖国更加强盛、人民更加幸福的美好场景,让我们更加坚定,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复兴路、富强路,是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致富路,也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康庄大道。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推动的现代化。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党领导人民追求现代化、创造现代化、发展现代化的伟大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领导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闪耀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芒。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功引领当代中国走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宽阔大道上。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筚路蓝缕中创造的,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产物与理论结晶,再次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共产党理论自信和成熟的表现。

实践逻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深刻展现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意蕴。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这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从“走自己的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再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表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同时为世界现代化进程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明确的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概括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概括从领导力量、社会制度、“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外交往、文明形态等方面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要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期探索和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党的现代化理论系统集成的重大创新,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完善的制度保证。全面深化改革,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我国制度建设全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健全。全党思想更加统一,“两个确立”“两个维护”成为全党共同遵循,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彻底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为其提供了全新选择。

未来逻辑: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然开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必须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坚持和加强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前进道路上,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走向现代化。我们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

坚持走符合自己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我们要密切联系党的百年奋斗史,深刻认识坚定不移走符合中国国情正确道路的极端重要性,坚定不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发展和完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兴,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追求贯通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使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出鲜明的人民性特质。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少数人的现代化,而是着眼于最广大人民利益实现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既是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主体,同时也是共享革命、建设和改革成果的主体。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重要考量,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同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断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浪前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团结带领亿万人民攻坚克难、勇毅前进,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