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科技创新空间布局不断优化
我国的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已经跻身全球科技创新集群前10位。这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不仅要作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融合创新示范区,更要成为探索科技现代化的试验田。同时,我国也有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比如武汉正式成为继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后全国第五个科技创新中心。此外,我国还有区域级国家创新中心。所以,我国将逐步形成国际级、国家级、区域级的“科技创新版图”。
二、高质量发展对科技教育人才提出更高要求
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意义,对科技创新作出重要部署,为我国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启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构建新发展格局、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在内容安排上,这与以往的党代会报告有所不同,它把教育、科技、人才放在了同一个部分去讲。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是党中央提出的需要长期坚持的国家重大战略,也都是事关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过去党代会的报告中,科技一般安排在经济建设中,教育一般是安排在社会建设中,人才安排在党的建设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加强系统观念的要求,第一次把三大战略摆放在一起,是一个创新,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规律性认识的深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幸福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之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