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李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4)

——学习贯彻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

(二)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聚焦量子信息、光子与微纳电子、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现代能源系统等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实验室体系。并指出要推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

(三)健全新型举国体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事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

(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迫切需要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以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五)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是我国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创新治理的重要方式。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科学技术是时代性的,也是世界性的。加强科技交流合作是我国一贯坚持的原则。在我国改革开放历程中,科技交流始终走在前列。中国既是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共同解决全人类问题的重要贡献者。

(六)弘扬创新文化,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做法

首先,我们需要弘扬创新文化,造就开放的学术环境与创新氛围,培育追求真理、自由探索、个性张扬、宽容失败的创新生态环境,摒弃有悖于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做法。其次,我们还要改革现行科技管理体制与评价机制,改变鼓励科研人员追求论文发表与专利申请、忙于项目立项、关注成果奖项等有悖于科技创新本质与价值的做法。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王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