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害为宝 白霜滩成“金银滩”

变害为宝 白霜滩成“金银滩”

盐池有近6万亩盐碱地,土壤含盐量高、蒸发量大,茫茫荒原上星罗棋布分布着无数个白霜滩,地下全是苦咸水。长期以来,我们尝试着挖排碱沟、上生态肥,很多办法都用过,依然无法改变“水分蒸发走、盐分留下来”的状况。

一次外地招商引资中,螺旋藻养殖让大家眼前一亮。“螺旋藻养殖需要的就是碱性水,你们那里简直是天然养殖区。”南京一家专门搞螺旋藻养殖的企业负责人说。

一语点醒梦中人——既然除不掉盐碱,何不因地制宜、变害为宝,为盐碱滩引来“新主人”?就这样,双方一拍即合。2012年,该企业到盐池考察,看中了花马池镇佟记圈村的盐碱地,当年就流转土地,建起了500亩的螺旋藻养殖基地,每年螺旋藻干粉亩产达到1吨,经过深加工,可产出250公斤的藻蓝蛋白高附加值产品,亩产效益至少17万元。基地还为周边村民提供稳定就业岗位60多个,月平均工资4000元以上。

2022年8月,通过东西部科技合作,该企业又引入宁波大学科研团队,在盐池县惠安堡镇老盐池村一带试养南美白对虾,效果出奇的好。这让企业坚定了扩大盐碱生物养殖品类的念头——相比内陆淡水养殖鱼虾,盐碱地不需要人工添加盐,无论养殖成活率还是鱼虾肉质口感,都要好得多。

当年9月,新的养殖基地开工建设;年底又专门为南美白对虾和青蟹建起了试验塘。就在前两天,从海南空运来的50万尾南美白对虾苗“住”进了试验塘,继螺旋藻之后,盐碱地又迎来了新主人。

随着越来越多盐碱生物“入住”,下一步,我们会加大招商引资和研发投入力度,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真正让盐碱滩变“金银滩”。  

责任编辑:崔静涵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