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京彩好评:奋进新征程|悦飨文化盛世 领略大美中华

【地评线】京彩好评:奋进新征程|悦飨文化盛世 领略大美中华

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7日下午在深圳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表示热烈祝贺。   

在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奥妙皆在六书中,浩繁体现形音义”中彰显文化的“导航灯”。“不数既往,不能知将来;不求远因,不能明近果。”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的结晶,积淀着民族之魂,记录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数千年文明史。文字的优美、“飞花令”的精巧、诗词的意境,都在汉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都彰显着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上下五千年创造的灿烂文化。汉字讲究横平竖直,字体方方正正、顶天立地,一横一竖间显正气。中华民族正如汉字一样顶天立地,我们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加强汉字的历史研究和传承,引领时代风气之先,努力做一个“大写”的人,做中国的脊梁,这不仅是一种呼声,更应该成为一种坚定的信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武化偃兮文化昌,礼乐昭兮股肱良”中提振文化的“助推器”。我们的直言义行,是孔孟礼仪的延绵;我们的举手投足,是魏晋风骨的接续;我们的衣食住行,是华夏文化的结晶。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不忘本来、开辟未来,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典籍里的中国》以沉浸式体验展现典籍的魅力,《国家宝藏》徐徐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唐宫夜宴》以创新表演惊艳传统之美……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保护历史文化塑造的宝贵财富,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牢牢守住中华文化的“根脉”。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把文化自信的篇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中华文化历久弥新,在“万里征程不负梦,逐梦泱泱华夏魂”中领略文化的“新引擎”。“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观千年传统文化,奏万古弦歌不缀,中华文化之美赓续千载,可流芳于起源悠长,可传承至古今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关系,坚持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通过不断加深文化认同,促进文化交流交融。泱泱中华、万古江河,从北京冬奥盛会展示新时代中国自信、包容、开放的大国形象,到大唐芙蓉园的梦回千年展现中华文化包容四海、兼纳百川的精神风貌,再到中医、木雕、剪纸、皮影戏等一大批文化遗产绽放新韵……流动的光阴连缀成岁月的注脚,在传承中得见历史文化的星河璀璨,中华文化更加蔚为大观,中华文明更加光彩夺目。描绘新时代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恢宏气象,用现代化方式提炼优秀传统文化意涵,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绽放中华文化的魅力,继续推动文化交流互鉴走实、走深,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殷殷嘱托,饱含深深期许;谆谆教诲,指明发展方向。我们要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立民族文化之根,铸民族精神之魂,拓文化传承之道。(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河北省定州市李亲顾镇人民政府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