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成强村富民“新引擎”

“红色资源”成强村富民“新引擎”

近年来,贵州省锦屏县启动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建强村党组织,深入开展红色教育,依托红色资源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户实现“双增收”。

保护红色遗址,首先要严格落实红色文物、遗迹保护,立足村寨实际,对红色遗迹遗址进行修缮和复原,做到应保尽保、应修尽修。例如,锦屏县茅坪镇,以“修缮龙大道烈士故居”为重点,利用修缮的4间展厅,以文字、图片形式简介烈士生平事迹;保存原有布局,陈列烈士生前用过的桌、椅、床等实物,展出一些老照片、老物件,还原红色记忆;发挥生态优势,实施“乡村庭院美化“行动,对古宅、民居、古楼、古井、古墓、古街、古巷、家族宗祠、寺庙等红色遗迹遗址及旧居进行保护修缮,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倾力打造集展示、教育、体验于一体的沉浸式红色教育阵地,推动红色旅游发展。

开展红色教育,依托红色遗迹遗址,结合“讲什么?谁来讲?怎么讲?在哪讲?”4个问题,组织开展“重走长征路”等体验式教学,并借此挖掘培养一批优秀的红色宣讲员,讲好红色故事,宣传党的声音,传递党的温度,为传承红色文化,建设红色美丽乡村作贡献。吸引乡贤人才反哺家乡共谋发展,鼓励农村致富能手、外出经商务工人员、大学毕业生、优秀退役军人“四类人才”返乡创业、回村发展,不断壮大红色文化人才队伍。加强本土人才培育,积极探索“外出调训+县级轮训+乡级培训”“县委党校+乡镇业余党校+新时代大讲堂和飞山讲堂”“请进来+走出去”等培育机制,充分发挥红色乡土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

如何利用红色资源,发展富民产业?通过用活红色资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强村富民。例如,锦屏县充分利用启蒙镇者蒙村、河口乡瑶光村丰富的红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红色旅游、休闲观光、红色文创、研学教育等特色产业。通过盘活村集体资源,选派农技专家提供技术支持,用好用活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资金,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发挥企业在市场、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采取“党支部+企业+农户”模式,推广“红色研学+文旅观光”沉浸式乡村旅游体验,打造集弘扬文化、旅游休闲、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红色旅游村。(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贵州省锦屏县委组织部办公室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