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堂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堂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波澜壮阔、奋勇前进,从苦难到辉煌的思想之源、力量之源。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到党的二十大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写进大会主题并载入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成为全党共同遵循的价值观,折射出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与重要阵地,必须自觉承担起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光荣任务,更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用“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建党精神坚定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之魂。坚持真理,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坚守理想,坚守的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以科学的态度坚持真理、运用真理、发展真理,向着目标一棒接着一棒跑,以“理想高于天、信念坚如磐”引领民族复兴航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堂,就要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坚定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

坚定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应将增强思政课“四力”作为着力点。增强理论讲解的“穿透力”。从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出发,讲清讲透“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内涵,借力优质网络资源,提升理论讲授的生动性,讲好百年大党基业长青之道,引导青年大学生筑牢信念之基,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信念”的思想伟力转变为砥砺奋进的力量。增强理论学习的“内驱力”。创新阅读形式,激发青年大学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内驱力,帮助青年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升使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政治自觉。增强青年大学生的“辨识力”。以主题研讨等多元化教学形式,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念、社会思潮进行有针对性地批判,加强思想引领和理论辨析,帮助青年大学生明辨是非,增强政治定力,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网络思政的“渗透力”。将思政课堂延展至网络平台,以网络教学的专题化、趣味化、互动化等为手段,贴近青年大学生群体,满足其个性需要,对其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诸如,思政课教师从网络资源中找寻典型案例,采用典型案例教学法,以榜样的力量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

用“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建党精神厚植青年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与崇高的价值追求。伟大建党精神的继承与弘扬,体现在在党爱党、在党言党、为党分忧、为党尽责的自觉担当上,彰显于心系国家、情系人民的情怀和行动上。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堂,就要用崇高情怀培育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塑造青年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是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价值旨趣。创新理论教学方式,让家国情怀的培育更有高度。着力改变传统的纯理论式、灌输式教学手段,积极采用“案例分析”、“翻转课堂”、“情境模拟”、“项目驱动”、“问题探究”等互动式、体验式教学方法,增强理论教学的生动性和参与性,让家国情怀入脑入心。践行实践育人理念,让家国情怀的培育更有宽度。思政教师需主动创造校内实践教学机会,结合校史校情、节庆活动、校园典型问题等主题调研,策划社会实践课题,带领青年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访国情、访民情、访社情”,“进乡村、进企业、进社区”,进行现场实践教学,用活用好现代科学技术,充分把握每一次现场实践教学机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家国情怀的培育更有厚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资源融入思政教学,用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引导青年大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深挖红色革命文化,让家国情怀的培育更有深度。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涌现出的英雄烈士和模范人物,常态化开展祭扫英烈墓、红色故事演讲、网上祭奠英烈等纪念活动,引领青年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

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建党精神塑造青年大学生的坚毅品格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鲜明特质,是党的精神谱系中的鲜红底色。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奋斗,不断从挫折中奋起,视死如归、前赴后继,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今天的辉煌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依赖于任何外部势力而达成的。“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正是这种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鼓舞了一代代中国青年人奋勇前进。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青年大学生要居安思危,以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面对一切困难,直面一切挑战,推进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思政课必须培养青年大学生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将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讲好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以“史实”取信于人,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牢“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必胜信念,增强敢于斗争的历史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以“史识”凝聚人心,引导青年大学生涵养“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意志;做足“历史功课”,以“史学”教育青年大学生,提升斗争本领,增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斗争韧性;批判“虚无主义”,以“史观”正本清源,坚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斗争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建党精神增强青年大学生的实干自觉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品格。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践行初心,就不会迷失方向,就会有明确的价值指向;担当使命,就不会精神懈怠,就会有强大的奋斗动力。弘扬“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伟大建党精神,关键在于“践行”和“担当”,要做初心使命的践行者、为民服务的实干家。反对空谈、提倡实干,是我们党能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胜利的关键。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堂,就要用真抓实干、务实肯干的精神,增强青年大学生的实干自觉。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在实践中求知逐梦,既是时代的要求,更是青年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以社会服务学习理念指导思政课教学。服务学习是一种集社区服务与理论学习于一体的教学理念,是一种被实践证明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体验式学习方式。我们要推动青年大学生深度嵌入社区治理,在解决社区治理的难点痛点堵点过程中,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服务人民、服务社会行动中,增强实干自觉。推动思政课程与双创教育深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实践,用智慧促进科研创新。构建双创教育多维评价体系,加入探究精神、团队合作、敬业守信等思政元素,助力青年大学生完成有“温度、广度、深度、高度”的竞赛项目,努力造就理想信念坚定、勤于学习实践、善于创新创业,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推动思政课程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深入学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青年大学生踏实、勤奋、严谨的劳动品质,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选准与自身劳动价值观及劳动能力相匹配的职业。

(高军: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工业大学基地、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史”教研室主任;罗婷婷:南京工业大学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