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专辑 > 社会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开启首都现代化建设新航程

报告人:尹志刚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教授
简 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10次视察北京、18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为做好新时代首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尹志刚教授,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和管理好首都等六个方面展开阐述,展现了首都现代化建设的新风貌。
总播放:11452
发布时间:2023-07-24 15:55
  • “四个中心”是党中央赋予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政治中心建设方面,要始终把服务保障政治中心摆在首要位置,全力做好政治中心的服务和安全保障工作,为中央政务提供良好条件。文化中心建设方面,要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做好首都文化大文章。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方面,要健全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长效机制,加强国际交往重要设施和能力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要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前沿阵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文稿][课件]

     

    尹志刚讲课图片_副本

    尹志刚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教授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视频专辑

    点此查看课件

    2014年2月25日至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时饱含深情地说:“我出生在北京,多年在北京学习和生活,目睹了北京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个陈旧的古都发展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全过程,真是沧桑巨变”,“看到北京发生的一幕幕显著变化,我同大家一样感到十分自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10次视察北京、18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为做好新时代首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北京要立足优势、深化改革、勇于开拓,以创新的思维、扎实的举措、深入的作风,进一步做好城市发展和管理工作,在建设首善之区上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一、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

    (一)城市特点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为北京的发展指明方向。从理论层面,我们可依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对城市的特点进行辨析。比如,北京既有作为中国城市的普遍特点,也有作为特大城市或作为首都的独特之处。

    第一,城乡差异。城市是人类居住地的一种形态,即城市是在一定范围内多数人类集中生活的高密度地区,这同人口密度较低的广大农村地区是有区别的。从产业结构上看,城市的主要生产部门是非农业部门,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社会角度来看,城市是不同种类人群的聚集地。不同种类包括职业、价值观、宗教等。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相比农民会受到更多社会组织的约束,因此城市生活样式具有一种组织化的共同体性质。城市现象同其他现象一样是发生在地表的一定空间上的区域现象。因此,研究城市时,划分城市界线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第二,从社会网络看城市功能定位。社会是一张巨大且边界不清晰、内部结构错综复杂的立体网络,城市是整个社会网络的节点,乡村则是微型节点,千家万户是网络的末梢。首都北京是一个连接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特大节点。

    第三,城市功能的叠加及其外溢和互渗。城市有很多组织、很多功能,比如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学校、医院等。举个例子,一条地铁修通后,地铁沿线的住房就会升值。这些叠加的机构及其功能带来的资本在一定地域沉淀,并时刻处于外溢和互渗的状态。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功能在外溢和互渗的过程中会得到正面积极的反馈,有些则会产生负面效益。

    第四,城市空间及其承载物的产权关系。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在乡村,庄稼地上的作物独占这一空间。在城市中,城市空间是叠加的,有时对城市空间的使用是瞬间完成的。比如,汽车驶过马路,只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对这一城市空间进行使用。所以,城市空间具有显著的独特性。城市空间叠加的层级越多,功能外溢和互渗的效果越好,城市整体功能越能凸显出来。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