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强国讲堂】许正中: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夯实实体经济基础(2)

我们回顾一下工业革命发展历程。

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化生产蒸汽驱动,即工业1.0。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通过水力和蒸汽机实现的工厂机械化可称为工业1.0。这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是机械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经济社会从以农业、手工业为基础转型到了以工业以及机械制造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我们来看18世纪60年代发生的三件事:一是瓦特改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二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首次出版;三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第二次工业革命,批量流水线生产电力驱动,即工业2.0。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采用电力驱动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可称为工业2.0。这次工业革命,通过零部件生产与产品装配的成功分离,开创了产品批量生产的新模式。

第三次工业革命,高自动化柔性生产计算机信息技术驱动,即工业3.0。始于20世纪70年代,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制造过程不断实现自动化,可称为工业3.0。自此,机器能够逐步替代人类作业,不仅接管了相当比例的“体力劳动”,还接管了一些“脑力劳动”。

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化工厂智能装备及信息通信,即工业4.0。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化,将使人类步入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数字化以及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模块集成,将形成一个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

简单来看,工业1.0主要是加工装备和蒸汽机,也就是机械化;工业2.0主要是加工装备和电动机,也就是电气化;工业3.0主要是机床和电脑,也就是按编程操作,但适应能力弱;工业4.0主要是数控机床和智能控制,这是工艺优化,能够提升30%甚至是3倍的效率。

制造业或者叫工业,从诞生到第四个阶段以后就不再往前进步了,到4.0以后它就要被数字文明碾压。什么叫碾压?就以现在我国为例,我国是农业大国,以现在的技术一个人能耕种56亩,如果用犁地机、联合收割机等大机械一个人能耕种3000亩到4000亩,如果用数字技术物联网耕种呢?一个人就能种4万到5万亩。

新时代数字技术将彻底改变制造业的逻辑依赖。在数字技术之前,工业革命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不变的追求是制造的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高满意度。现在我们追求的是什么?工业互联网支撑制造业新体系的重建: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平台将要取代工业时期的工厂和农业时代的家庭,成为最重要的市场运行主体,或者叫市场经营主体。如今,制造业产业体系快速调整,新数字产业体系雏形初现,制造业生态体系正在被重构。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