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思考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思考

——城市版“枫桥经验”的启示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指出要“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枫桥经验”已走过了六十年,它从来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经验,其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创新。“枫桥经验”虽然发端于乡村,但其精神内涵同样适用于城市社会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枫桥经验”的诞生地,浙江绍兴诸暨等地的干部群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不断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向城市社区延伸,加强党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全面领导,构建高效协同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着力推进治理单元最小化、治理效能综合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平台智能化,实现“小事不出楼、大事不出网格、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留盲区”,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党的全面领导既是宏观的、方向性的,也是具体的、实践性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基层治理的本质特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基层治理的首要特征。

在宏观方向上,要始终坚持基层社会治理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基层社会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准确定位与发展趋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好社会稳定。

在组织体系上,通过建立高效协同的组织领导体系,实现党对基层治理的整体性领导。针对社区治理面临的碎片化等问题,需要创新领导体制。成立党领导下的专门的社区治理议事领导小组或协调机构,在坚持相关部门法定职责的前提下,将综合性、协调性、改革性事项统一集中,进一步加大党组织统筹协调。针对党建网络虚化、与治理脱节等问题,诸暨市进一步织紧织密党组织体系,完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道党小组”的组织架构,形成街道党工委统筹、社区党委管理、网格党支部落实、楼道党小组兜底的运行机制,畅通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同时,进一步将组织体系延伸到商圈、楼宇,推动党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在作用发挥上,党员作为党组织的细胞,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直接影响党组织功能的发挥,直接影响群众对党组织的直观感受。针对社区中在职党员报而不到、对小区事务漠不关心的情况,诸暨实施在职党员进城市社区服务“亮旗”行动,开发了“先锋微家”小程序,实行“居民点单、社区下单、党员接单”,要求党员带头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并开展考核。还通过“有礼档案”,实时记录在职党员干部参与志愿、移风易俗、垃圾分类等文明行为和违反社区公约、公序良俗等不和谐行为,精准反馈至个人和所在单位。针对社区工作者能力不足和动力不足的问题,及时沟通了解动态,建立约束激励机制,并加强培训提升能力,开展调研解决问题,通过拓宽上升渠道、适度提升经济待遇等方式,激励社区干部热情面对群众、耐心对待工作。

站稳人民立场是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确立了基层治理的根本导向和根本遵循。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现代化最为根本的就是人的现代化,要把实现人的现代化作为基层治理的根本目标。“人的现代化是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在不断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同时,注重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①20世纪60年代,枫桥镇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采取了“对敌斗争,处理治安问题,解决民间纠纷,等等,都要教育人、改造人”的观点和做法,是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②,也是有利于促进人的自我发展的。城市版“枫桥经验”通过党领导下的群众调解组织来化解矛盾,注重发动群众协商议事力量,都有利于提升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依靠人民。基层治理要积极发动和依靠群众,避免“干部拼命干、党员跟着干、群众站着看”等现象。在诸暨,各类调解组织积极发挥社区矛盾的调解作用,通过预防性干预调解、背靠背调解等手段,让小事不出楼道、大事不出社区。积极促进群众管事议事,深化定期问事、开放议事、规范办事、民主评事“四事工作法”,真正让“民事”由“民管”。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让群众及时有效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依靠群众“探针”发现矛盾苗头、依靠群众调解及时化解矛盾、依靠群众互助提升邻里温度、依靠群众协商提升决策水平、依靠群众组织提高动员能力,真正实现社会治理人人有责、人人负责、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这种实际问题是具体的细致的,这种成果的共享既有物质成果,也有精神成果,满足每个具体的、现实的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是基层治理实践活动的宗旨。③在及时化解矛盾的同时,诸暨市还聚焦“一老一小”群体需求改进服务体系,丰富服务内容,提供多元服务。在满足群众需求时,注意构建精准精细的服务供需对接机制,着力解决居民关注度高、受益面广的小事、急事、难事,实现重点关注与普遍提升相结合、物质惠及与精神愉悦相结合、组织发动与群众互动相结合的惠民利民共享体系。

共建共治共享是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按照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功能的实现需要结构的合理构架和要素的有机组合,治理体系有效运转是治理主体通过一定治理机制对治理资源进行有效统筹利用从而取得治理效用的过程。

集结多元主体参与治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为历史活动的趋势是参与历史活动的群众队伍不断扩大、主体更为丰富,共建共治就是要广泛发动多元主体参与治理。诸暨推广党建引领社区“契约化”共建机制,发动街道、社区党组织来组织动员各类社会组织,以及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民主党派人士等广泛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全面推行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组织“五社联动”,汇聚社区“达人”“能人”“热心人”服务社区居民,最大限度地集结了各方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这些聚在一起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取决于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参与到社会治理之中。

整合多元资源赋能治理。党组织位于社区管理的核心位置,是统筹利用资源的主心骨,可以有效统筹民政、卫健、司法等部门和驻区各单位、各行业党组织各方资源运行,促进资源与需求的精准对接,发挥治理资源在城市基层治理中的最大效用。诸暨市积极盘活本地资源,对“枫桥经验”这一社会文化资源进行了守正创新、传承弘扬,从“依靠群众,化解矛盾”到“群防群治,维护稳定”再到“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从农村教育改造经验拓展到城市治理经验,“枫桥经验”在不同时代被注入了新的内涵和价值。在党组织的统筹下,优良的社会文化资源被传承活化,碎片化的物质资源得以聚合,内外部的资源壁垒被打破、资源和需求之间的对接更为精准,从而为更好提升治理效能提供保障。

制度机制耦合生力。在基层治理中,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两种机制互为依存、并行运作,形成制度合力。为了更好发扬“枫桥经验”,绍兴发布了《关于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以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全面提升的实施意见》,诸暨建立“街道干部包社联小区、社区干部包片联楼栋、社区党员包亲联住户”的“三包联”制度,以“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枫桥式”人民法庭、“枫桥式”司法所等“枫桥式”系列创建形成治理主体大联动机制。探索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协同治理机制,为多方主体担责尽责、共建共享提供了常态化长效化的规范和支撑。

治理方式现代化是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社会治理创新。要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更加注重在细微处下功夫、见成效。”推动中国式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就要坚持把社会治理和数字化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打造整体智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同时要开展综合施策,坚持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治理路径,加快推进社会治理方式综合化、现代化。

推进整体智治。增强财政保障力度,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线上治理与线下治理交互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技术支撑体系。整合各部门信息,构建共享信息数据库,进一步完善集社区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社会组织、公益和志愿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打通居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用好“数据富矿”,定期汇总分析群众诉求情况,“算”出群众“吐槽”最集中的民生痛点、治理堵点。

多元方式集成运用。创造性发扬“枫桥经验”基本精神,探索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以自治为基,加强和规范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居民们广泛参与社区事务;以法治为纲,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服务,以刚性力量约束居民的行为过程;以德治为本,通过多项举措构建社区道德环境,发挥道德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以智治为要,优化治理模式、提升治理能力,让基层社会治理系统高效、有序运转起来。

基层社会治理既是战略任务,也是重大现实课题。城市版“枫桥经验”是为应对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和新挑战而产生的有效经验,是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的结晶,从一定意义上说,城市版“枫桥经验”对构建基层党建引领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方案具有积极意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强化信息化支撑,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着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着力构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方案。

(作者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二级调研员)

【注: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实践和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2ZDA032)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郝宇青:《基层治理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

②刘靖北:《弘扬枫桥经验蕴含的精神和内涵》,《中国组织人事报》,2013年11月22日。

③王湘军、康芳:《和合共生: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中国之道》,《中国行政管理》,2022年第7期。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