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专辑 > 文化

北京长城文化带的历史演进与保护发展

报告人:张宝秀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简 介: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和利用是长城文化的主题,要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在持续不断地保护和文旅开发中,重现长城的磅礴沧桑之美。本期报告,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张宝秀从长城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北京长城的历史演变、分布与现状、文化带的地位价值和保护发展等方面,充分讲述了“北京长城文化带的历史演进与保护发展”这一主题。
总播放:913
发布时间:2023-08-23 15:57
  • 从春秋、战国到明朝,不同的封建王朝以及很多诸侯国都曾为了保护中原而修筑长城。清朝虽然没有新修筑长城,但依然派驻军队并非常充分地利用长城的部分功能。1987年,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后,我们又多次对长城进行数据调查,认定历代长城的实际长度,并将长城资源纳入《长城保护条例》中。

  • 北京长城从东到西沿燕山和太行山内侧山脊而行,整体走势呈比较连续完整的不规则半环形,明显呈现环抱北京小平原、拱卫京师的态势。北京长城是保卫都城、保卫运河通航和西山活动安全、保卫燕地在内的中原农业文明的屏障,同时长城又是推动北方燕京地区经济发展的杠杆,是民族交往、文化融合的纽带,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

  • 根据《北京市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北京的长城全长520.77公里,分布在平谷、密云、怀柔、延庆、昌平和门头沟6个区。如果按年代划分,北京市内长城基本是北齐长城和明长城遗存。北京市长城文化带总面积达到4929.29平方千米,分为核心区与辐射区。其空间布局被确定为“一线五片多点”。

  • 长城蕴含着团结统一、众志成城的爱国精神,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守望和平、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历经岁月锤炼,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北京长城是中国长城文化带的枢纽,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空间载体和文化纽带。对此,我们制定了北京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的近期目标与远景目标。

     

    c9c07005be22624e1eba155074e60f44

    张宝秀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视频专辑

    点此查看课件

     

    一、长城的起源与发展

    我们要想了解北京长城文化带,就应该跳出北京看长城,要站在京津冀乃至全国、全世界的角度上看长城。

    长城的英文名是The Great Wall,表明长城给人的印象不仅有长的特点,而且十分宏伟。顾名思义,长城是受到聚落、界壕以及城墙的防御功能的启发,形成了这样长长的墙垣,但发展到后来又不只是一条边墙,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首先,长城在古代中国是军事建筑工程,由城墙、烽火台、城堡、关口等部分组成。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文献记载最早的长城是《左传》记载的公元前656年楚国修筑的方城,其目的是为了保护位于现在河南南部的南阳盆地。于是,楚人在盆地北面修筑了绵延几百里、依托伏牛山天险的方城。《左传》记载,鲁僖公4年,齐桓公带领一些诸侯国要征伐楚国,楚国派出使臣屈完前往齐国和谈。屈完说,“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这里说的就是楚国以方城为城墙、以汉水为护城河,其他国家派出再多的兵将也没有用。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为了护防在中国大地上修筑的早期长城。我们现在还能看到一些这一时期修筑的长城,比如方城位于现在的河南南部,此地有方城县、方城山。

    秦长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万里长城。秦统一六国后,把战国时期北边的秦、赵、燕的北长城加以修缮并连接起来,其中也有很多地段是新修筑的,这就是秦只用了比较短的时间修起来一条万里长城的原因。此外,秦还下令把诸侯国各国内部的长城拆掉,为的是在书同文、车同轨的基础上使各方面都统一起来。目前的研究认为,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约一万余里,但没有经过现在的北京地区。通过对古长城的调查,我们已知现在北京最早的长城是北朝的长城。按照中国地图来看,北京的地理位置是非常独特的,正好处在“大公鸡”的咽喉部位,成为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交汇处。所以,秦统一之后在现在北京这个地方设立了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共五个郡。汉长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条万里长城。由于北方匈奴的威胁严重,汉代便有了史书记载的重新修缮并增筑的万里长城。其中,有些地方沿用了秦长城,如现在北京以北的潮河滦河中上游地区,有些是西汉时期新修的,比秦长城更向西延伸了。秦汉长城都是用土石筑的,北京以北地区的西汉长城相比秦长城略微南移,但也没有经过现在的北京地区。

    秦汉之后,与今北京地区相关的长城就是北朝时期修筑的长城,包括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都先后修过长城。其中,北魏是北方民族政权,是学习了中原的做法,为了防范更北的民族而修长城。隋、唐都对这一时期的长城进行过修缮,但增筑不多,比如唐在现在的古北口设立了北口守捉——一个比较小的军事单位。金为了防御北方的蒙古,在西北边疆,也就是从现在内蒙古到东北的区域修筑了约3000里的长城,其中大部分地段是界壕,主要是防止蒙古战马跳跃过来。

    最后一个修筑长城的朝代就是明。明长城被称为历史上最后一道万里长城,不仅在建筑发展上达到了顶峰,而且在防御设施、军事力量配置方面也成为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比如开始使用火铳、火炮等,防御能力、战斗力更强。明前期的洪武、永乐时期,还是明朝不断北上征蒙古的时候,对长城的修缮主要还是在前代长城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设施。明中期,因为已迁都北京,明朝开始大力修筑长城,从山海关到嘉峪关基本上都有修缮和增筑,其原因有三:一是元朝最后一任皇帝虽然退到草原上,但还是经常来骚扰中原;二是元朝灭亡后,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并分裂为两部,鞑靼成为主要威胁,于是向西北方面修筑;三是明后期,特别是隆庆至崇祯末年,修筑方向又转向了东边。

    总而言之,从春秋战国到明代,前后不同的朝代,不同的诸侯国和封建王朝都为了保护中原而修筑长城。清朝虽然没有再修长城,但对长城的利用还是非常充分的,比如增加了一些关口的驻军数量等。1987年,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我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后的第一批“世遗”。2009年,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明长城的调查数据,总长度为8851.8千米。2012年,国家文物局公布了长城资源调查和认定工作的基本情况,经调查认定,中国境内历代长城的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2016年,国家文物局发布了《中国长城保护报告》,将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明的不同墙体、敌楼、壕堑、关隘、城堡、烽火台等相关设施都认定为长城资源,纳入《长城保护条例》。根据国家文物局的认定结论,长城资源分布在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4个县(市、区)中,按朝代可分为了11个朝代和不明时代,其中不明时代的长城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和甘肃省。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