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化的主体性视角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从现代化的主体性视角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深化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规律性认识,全面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主张,对于国际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解决全球环境和生态困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XxjdzbC007043_20230715_CBMFN0A001

7月16日,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范培珅 摄

人类进入现代文明以来,现代化浪潮以其不可阻挡之势所向披靡,席卷全球。特别是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极大地增强了人的力量和人对自然的作用,人类的主体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张扬,同时也使人类面临全球性的危机和挑战。生态环境的危机,成为制约和威胁整个人类生存发展的全球问题。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的活动进入自然系统的力度和广度呈加速扩大之势,但由于人类自身的问题(社会关系不协调、利益分争、发展理念、实践模式的不合理等),使全球人类各个活动领域之间缺少有序的系统性协调。对强大科技手段的不合理运用,使自然系统原有的自在和谐关系和平衡遭到不合理的干涉与破坏。

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地方在于人是一种主体性的社会存在物,主体性是人的生存方式。人脱胎于自然界而又超越了自然界,从而成为主体性存在物。主体性要通过对象性活动来实现,人的主体性的实现过程即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人类通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改变自然界自在的存在方式和运动方式,使外部世界发生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变化,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这就是主体性效应。主体性效应凝聚着人的本质力量,对象由自在之物变为为我之物。在主体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过程中,对象化了的人的力量脱离主体的控制,违反人类主体的本性,甚至对人类自身的存在发展带来阻碍和危害,就出现了反主体性效应,全球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的出现就是人的反主体性效应的集中表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深化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规律性认识,正确把握人的主体性,减少人类的反主体性效应。首先,在实践观念上实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实践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当今的人类社会,技术由人与自然的中介变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障碍。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要依靠人的主体力量,克服和扬弃人类主体性的异化状态,完成自身的超越,这是人类历史的必然,也是人类走出自身困境的唯一出路。其次是解决好个体、群体,局部、整体,现在和未来的矛盾冲突问题。人类在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还存在着极为深刻的矛盾和分裂,不同民族、国家、地区、阶级、团体之间由于各自不同的利益关系而矛盾重重,纷争不断。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根源是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的不完善。要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就要首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着眼整个人类的利益看问题、做事情。人与自然的矛盾、生态环境的困境实质上是人的困境,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是人与人关系的异化的表现。“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 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国家主义、民族主义、个人主义各种本位意识的存在和坚不可摧,使人类依然要受制于自然,受制于自己对于自然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只有变革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才能最终合理地调整负载于技术中人的目的的片面性,走出技术目的的误区。

人类未来文明的发展,不但有不同社会制度的较量和竞争,也必将有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冲突、融汇和整合。西方以主客二分思维方式为主的文化体系值得进一步反思,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既基于“天人相分”“主客二分”, 又超越了“主客二分”而实现了天人关系的辩证统一,可以说是基于主客二分基础之上的现代的“天人合一”,是东西方文化精华的融合与创新,其现代性表现在有强大的科技力量和社会发展水平为其后盾,人的主体性得到自由自觉的体现。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中,人类不再做自然的“霸主”,而做自然的朋友,更做主人,如恩格斯所说的那三种主人——自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自己的主人。

所以,要达到真正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不但不排斥人的主体性,而且还要借助于人的主体性的正确有效的弘扬。恩格斯说,人类做自然的主人, “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人类文明的发展,呼唤着新的人类主体意识的觉醒。人的主体性异化的扬弃的过程就是从盲目的旧的主体意识向自由自觉的新的主体意识演进的过程,这将预示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境界到来。马克思曾经描绘了一幅优美的人类图画:“在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由把握, 是对于人自身的反思,即是人的自觉。现代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境界是征服自然、统治自然与服从自然、顺应自然的统一, 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主体能动性与客体受动性的统一,是从对立中求统一,从斗争中求和谐,以谋求一种超越原生态系统平衡的新平衡。

XxjpsgC007074_20230618_PEPFN0A001

以“地上花园+地下治污”设计理念建设的九江市双溪公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万象6月15日摄

我们相信,只要人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推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主动承担各自的环境治理义务并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努力建设美丽世界,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理想就一定能成为现实。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