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张志勇:深入推进北京中轴线保护宣传工作 用艺术创作讲好中轴线故事(3)

三、北京中轴线的形成与申遗保护内容

(一)北京老城的历史

《吕氏春秋》提到,“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庙”指朝廷。《周礼·考工记》指出,“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这是古代营城的重要理论依据。

公元938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升幽州为南京。很多人并没有将辽南京时期作为北京定都的开始,因为辽有五京,且南京不具有文化政治中心的属性。公元1153年,金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改名中都。从此时算起,2023年是北京建都870周年。元灭金后,没有在金中都的基础上再建都,而是选择在金中都的东北部营城。元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在明军步步紧逼下,从健德门向北方逃跑了。明初徐达进城后,将元大都的北城墙往南缩2.5公里,重新构建北城墙。朱棣定都后,将南城墙南移0.8公里,内九城的格局基本形成。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修建外城城墙,形成北京“凸”字形的格局。

北京人常说,“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内九”指的是内城的九个城门,南侧三个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北侧两个分别是德胜门、安定门,东侧两个分别是东直门、朝阳门,西侧两个分别是西直门、阜成门。“外七”指的是外城的七个城门,分别是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其中,广安门原是广宁门,为避清道光皇帝旻宁名讳才改为现名。

元末熊梦祥的《析津志》,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北京地方志书。《析津志》记载了北京大街的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衖通。衖通二字本方言。”古人的一步约为1.5米,现在我们理解的“一步”是古人的半步。所以,古代的大街宽约37.2米,小街宽约18.6米,胡同宽约9.3米。这些是我们进行老城保护需要参考的内容。

(二)北京中轴线的历史

中轴线形成于元代。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开始建都;至元十三年(1276年),大都竣工。元大都在规划时,一户给八亩地(东西长约70米,南北宽约77米),一条胡同建十个四合院,所以北京的胡同大都约700米长。元大都刚刚定都北京的时候,胡同是413条;到了明代,是1170条;到了清代,是2077条;到了民国时期,北京的胡同是3216条;进入21世纪,北京有1000多条胡同。胡同、四合院,以及老城棋盘式道路网格局,都是我们要保护的重要对象。

明代形成北京“凸”字形的城郭格局。梁思成说过,“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故宫为内城核心,也是全城布局重心,全城就是围绕这中心而部署的。但贯通这全部部署的是一根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