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的重点与方法(2)

三、婴幼儿挑食、偏食怎么办

史瑾:除了自主进食,我们还关注到一个问题,就是孩子挑食、偏食的问题。比如,有的孩子就是不吃鸡蛋,试了很多办法都不行。那么,我们父母应该怎么办?是顺其自然,只要营养均衡就行;还是想办法让他对鸡蛋感兴趣,慢慢接受。关宏岩主任,您有什么建议吗?

关宏岩:孩子吃的问题,一直是家庭教育的大事。尤其0-3岁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所以吃要跟上。可实际上,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有挑食或偏食问题。这怎么解决?要知道,我们一直讲究的营养均衡,其表现是营养种类的均衡。这既要求营养元素种类要丰富,也要求同一营养元素种类下不同食物种类要丰富。我们知道,婴幼儿辅食包括七类常见食物:谷物、根茎类和薯类,也就是主食类;蛋类;奶类;肉类,就是猪、牛、羊肉和海鲜,其中红肉可预防缺铁性贫血;豆类及其制品、坚果类;维生素A丰富的蔬果,不包括果汁;其他蔬果,不包括果汁。从婴幼儿营养推荐来看,每天要摄取其中的至少四类食物。另外,宝宝出现厌食、挑食的问题,我们家长要暂时接受这一现状,因为孩子一时的不接受不意味着今后也不接受。我们要在孩子添加辅食的阶段,不断尝试,保证餐桌上的食物是五颜六色的、丰富多样的,以此来达到营养均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也就是说,如果家里有这样的宝宝,我们家长不要担心、焦虑,这种食物不行,就换成另一种,同样可以达到营养均衡。

史瑾:非常感谢。通过关宏岩主任的讲解,我们知道了孩子挑食、偏食是一个暂时现象,并不意味着会持续到长大之后,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们家长在孩子吃饭问题上焦虑的情绪。

关宏岩:现在,我们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食物教育,也就是食育。具体在0-3岁的这个阶段,我们要引导孩子对食物产生兴趣,培养对食物的喜好。对于0-3岁婴幼儿来说,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吃、睡、玩。如果在玩的过程中,我们能让孩子多接触与食物有关的玩具,多做一些相关的游戏,就能更好地给孩子进行食育。不知道宝妈有没有用过类似的方法。

张佳妹:之前,我把一些豆子装在瓶里来回晃动,让孩子听一听声音,还让他用小脚丫踩一踩,刺激触觉。

关宏岩:感受食物,但与吃还不能联系起来,只用作玩具。

四、如何做到高质量亲子互动

张佳妹:说到互动,我想请教一下史瑾副教授和关宏岩主任,家庭中如何开展高质量的亲子互动。

关宏岩:很多研究成果都已证实,孩子在3岁以下时,如果父母与孩子的亲子互动时间越长、质量越高,孩子的成长发育、潜能发挥就越好。那么,如何做到高质量的亲子陪伴或亲子互动呢?我们要抓住一些重点。有的家长可能觉得,孩子还不会说话,且说了也听不懂,我对他说什么做什么对他没什么作用。但实际上,每个孩子一出生就具备了感统(即感觉统合,是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也就是说,孩子从一生下来就具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如果我们对他说话,就形成了声音刺激;让他看到周边颜色变化,就形成了视觉刺激。而且,家长的语音、语调、表情、动作也能对孩子形成多感官刺激。所以在亲子互动过程中,我们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亲子互动氛围。这不仅仅是游戏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跟孩子多说,多用温柔的语言语调、表情动作进行互动。那么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中,孩子就会感受到深厚的情感,获得了愉悦的互动体验,促进了大脑发育。但如果,家长不跟孩子进行良好的亲子互动,甚至不给好脸色,那孩子无论是语言发育,还是大动作、精细动作发育,都会是不理想的。

宝妈,你可以给我们举个例子吗?比如,生活中与孩子互动的一个场景,其中有哪些不确定的地方,我们可以帮你分析一下。

张佳妹:比如绘本阅读,我给孩子读《小金鱼逃走了》这本书时会问他,小金鱼逃哪了?他就会去找,也会指出来,还会翻书。目前就到这个环节,下一步怎么互动还不太清楚。

关宏岩:在0-3岁婴幼儿亲子互动中,绘本阅读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其丰富的画面,有趣的情节,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尤其是一些优秀儿童绘本,孩子会反复翻看,时常发现新内容。比如,孩子看《小金鱼逃走了》时,可能这次对小金鱼感兴趣,下次对小草感兴趣,总会被不同画面吸引。也就是说,我们把绘本阅读作为一个载体,主要目的不是让孩子了解故事,而是要拓展亲子互动的体验。比如,家长可以围绕孩子感兴趣的点进行理解认知、社会情绪上的引导和互动:“小金鱼又跑到哪儿去了”“今天的小金鱼怎么这么高兴啊”等。在这样的亲子互动中,随着孩子的成长,主导者由家长变成了孩子。因此,我们可以把绘本比作舞台,家长和孩子在绘本中的互动探索,就好像在舞台上表演自创的角色和故事一样。这是我根据宝妈提供的案例所想到的,史瑾副教授从教育的角度再给我们做一些补充。

史瑾:宝妈的宝宝有13个月大,还不太会说,只能用动作告诉你,小金鱼逃哪儿去了。从案例中看,宝妈提问,宝宝动作回应,这是一个很好的互动过程。如果想有进一步的互动,宝妈可以围绕孩子感兴趣的“小金鱼”拓展他的兴趣。比如,我们可以带孩子认识现实中的小金鱼,还可以用小鱼的手偶重新演绎这个故事,如果没有手偶,就用手部动作表现“小鱼在游”,相信只要家长做了这个动作,即使没有任何语言,宝宝也会跟着学,至少会有相关动作。之后,还可以拓展故事情节,小金鱼是逃到餐桌上,还是逃到沙发上、床上了,然后带着孩子去探索。在这一过程中,要知道对于0-3岁婴幼儿来说,语言、表情、动作都是亲子互动的载体,而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是良好互动的前提。

伴随亲子互动形式、载体的多元化,我们该如何与不同月龄的宝宝互动?比如,孩子玩球时只知道扔球,那我们可以用“扔过来”的动作引导他,也可以在他抱着球想扔又不敢扔时给他竖起大拇指或是给他眼神鼓励,都是很好的互动方式。再比如,对于1岁以下的孩子,一些有心的宝妈在给孩子换尿布时会清晰地告诉宝宝:我现在要给你换尿布了,首先我要把你穿着的尿布脱下来,然后轻轻擦擦你的小屁股,再给你穿上一个新尿布。宝妈在做每一个动作时,都会对宝宝说出来。有的家长可能觉得孩子这么小说了也没用。其实不然,3岁以下正是孩子语言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举个例子,孩子是怎么知道苹果是苹果的?一般是我们跟他多说,让他多看、多摸,使他脑中的词汇与真实的苹果建立连接。孩子的语言发育也是如此。一方面,要多说,不要担心孩子小听不懂,长时间坚持下来,孩子就会将词汇与事物连接起来。从刚才的案例看,小宝宝虽然不会说话,但在宝妈的多说多做下,可能就会知道尿布是宝宝的。另一方面,要多回应。对于成人来说,互动的过程是有问有答的,内容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而对于0-3岁婴幼儿来说,互动的过程可能是家长单向的,孩子不会立即做出回应,但当亲子互动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孩子才会稍稍有所反应。这个阶段、这个过程是高质量亲子互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的努力也许短期内看不到效果,但在长期积累下孩子的各方面发育达到一定水平,就会看到欣喜的变化。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