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安全应急小屋”模式

推广“安全应急小屋”模式

代表建议加快“平急两用”设施建设

推广“安全应急小屋”模式

多年来,北京将韧性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管理发展之中,持续提升城市整体韧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加快建设韧性城市。代表们围绕加快“平急两用”设施建设、助力提高城市韧性建言献策。

统筹布局推广“安全应急小屋”

谈及韧性城市建设,“平急结合”是代表们提到最多的词。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路林提出,在城市平原地区重点探索多元设施转换,提升国企、政府党校、国有宾馆、学校等资源的“平急两用”水平,在新建、改建、扩建过程中补充分级分类隔离条件,作为“急”时的防疫隔离点、紧急避难场所。

“山区也可以在恢复建设民宿、旅游酒店等设施过程中,试点建设、改造一批能够满足居民转移安置、生活救助和健康服务等需求的‘平急两用’农村基础设施,增强应对重大风险灾害的能力。”路林建议,还可以对高速公路服务区、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站等交通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打造集临时指挥调度、抢险物资储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防灾救灾中心。

“去年‘23·7’极端强降雨发生后,我们紧急在房山、门头沟两区援助了一批‘安全应急小屋’,屋内装有发电机、净水设施、卫星通信设备等,可实现所在村落‘电不断、水不停、通信畅’。”市人大代表、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总工程师贺徙介绍,“安全应急小屋”既能满足日常使用,又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转换为应急场所,这种“平急两用”模式,可大幅缩短应急救灾的响应时长。

“推广和应用‘安全应急小屋’模式,可以使城市更好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提高城市韧性和应急保障能力。”贺徙建议,由应急管理部门、社会慈善机构及企业,联合建立健全“平急两用”资源常态化储备及应急响应机制,通过平时储备,强化应急保障措施,筑牢常态化应急保障防线。

整合资源让社区成为韧性单元

“社区和村庄既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城市综合防灾的前沿阵地,提高社区和村庄的防灾减灾能力,是提高城市综合韧性水平的关键。”路林代表认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抓实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尤为重要。

“可以通过构建覆盖全域的韧性社区、村生活圈,整合各类防灾空间资源,将各项韧性措施与韧性设施在基层层面整合创新。”路林建议,依托“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按照1000米至1500米范围,构建以社区为主体的韧性基本空间组织单元,在传统消防、警务、避难等安全设施的基础上,整合超市、菜站、药店等各类设施;以学校、党群服务中心等设施建设及改造为契机,对防洪、抗震标准适当提升,通过储备一定量的食品、物资,配备小型应急通信设施,打造灾时能够提供避难救援条件的“安全岛”。

市人大代表、北京建筑大学教授秦红岭也认为,韧性城市建设应重视社区尤其是老旧小区“韧性”提升。“空间的稀缺性是当前老旧小区治理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秦红岭建议,结合城市更新行动,探索基于关键空间资源优化配置的老旧社区韧性治理对策,比如加大推动老旧小区环境和配套设施综合整治力度,加快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

强化预警探索预先避险机制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加强气象地质监测能力建设,市人大代表、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黄乐平今年带来的一条建议也与此有关。

“提高预报、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提升防灾救灾效率的基础。”黄乐平提到,当前缺乏预先避险安置的法律法规和机制。他建议,明确灾害临近时对公众进行预先避险、疏散的权限和程序,完善紧急通知和应急预案,确保在灾害来临时,政府能够及时有效地向公众发布针对性的警报和紧急通知,引导居民转移避险。

“要加强对空间地理、水文气候、村镇布局、设施配置等方面的综合性研究,评估未来灾害风险的可能性与危害程度。”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副院长田春艳建议,统筹考虑设施抵抗多种自然灾害的综合设防标准,比如雨雪灾害、地震灾害同时发生时设施的应对能力,“在城市日常运维中,对于重要设施也要注重加强健康状况监测与预警。”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