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景俊美

摘要:北京中轴线是世界上现存规模宏大、格局完善、景观雄伟、保存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中轴线如何更好发挥北京灵魂和脊梁作用,活化利用是关键。建议一要遵循丰富性、完整性和可持续性标准,以“共生共荣”理念推动遗产活化利用;二要根据文化遗产特点,分类、系统、开放式活化利用;三要加强资源与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提升公众参与活化利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北京中轴线   文化遗产   文物活化

北京中轴线体现了先民营城建都“天人合一”的理念,历经了元、明、清、近现代8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杰出代表,更是一部展现中华文明发展变化和演进轨迹的活教材。传统意义上,它南起南二环永定门,北到钟鼓楼,绵延7.8公里,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穿城而定方位,整饬庄严且壮美。当前,中轴线申遗已步入冲刺阶段,学界对其思想内涵、文化特征及历史脉络的挖掘、研究和解读已较为深入。在此基础上注重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联系,特别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强调的“突出普遍价值”的意义,“活化利用”是关键。

一、北京中轴线申遗现状

自2011年北京市提出中轴线申遗、2012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以来,“中轴线热”便不断攀升。从学界的研究看,以“中轴线”为主题词,近10年的研究数量均在每年550篇左右。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其他城市中轴线的研究,但主体部分还是北京中轴线。特别是2022年,上半年的研究数量已超过300篇,彰显了学界对中轴线申遗和遗产活化的巨大热情。与此同时,与申遗相关的古迹修缮工程、危房改造工程、市政完善工程、景观恢复工程等均同步启动。比如,2018年10月,天坛医院完成整体搬迁;2020年11月,北海医院和东天意市场六层建筑的降层拆除工作完成等。整体看,北京中轴线上的42处古迹目前保留38处,其中,正阳桥还在进行考古发掘中,有待新文物古迹提供更多申遗素材。

政府层面,2017年出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将“积极推进中轴线申遗工作”纳入其中。同年,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批准成立了中轴线申遗保护专项工作组,全面启动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2020年颁布的《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再次强调,要“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抓手,带动重点文物、历史建筑腾退,强化文物保护及周边环境整治”。同年,北京市颁布了《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该规划辟专门章节深入探讨了“通过中轴线申遗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问题,并特别强调了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要“强化独特壮美的空间秩序”、“保护历史文化底蕴,留住老城乡愁记忆”、“弘扬老城文化价值,彰显古都魅力”。这一年,北京市还公布了《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7月—2023年6月)》,对申遗工作列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预示着中轴线申遗进入了关键期。经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于2022年10月1日正式施行。该条例包括总则、保护规划和保护措施、传承利用和公众参与、法律责任、附则五个部分。此条例的实施,将为中轴线申遗提供必备的法律依据,这也是中轴线能否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条件之一。2022年8月,“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话会”举办,会上国家文物局党组研究确定推荐“北京中轴线”申报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至此,中轴线申遗工作进入倒计时。

二、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文物腾退问题

文物腾退工作一直是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难题,但也是申遗工作必须完成的基础工作。就中轴线沿线的文物腾退工作而言,遗产点分属不同层级的管理和使用单位,涉及复杂而多元的利益诉求,需要协调、平衡各种权益关系。如故宫北侧的大高玄殿和景山公园的观德殿均被其他单位长期占用,腾退工作进展缓慢。

(二)真实性与完整性问题

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指出,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是评估遗产的重要标准。同时,该文件还强调要将保护文化景观的整体与延续性不受破坏作为遗产完整性的重要要求之一。自此,文化景观的保护与管理理念也开始正式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管理体系之中,并得到了各成员国的支持与认可。21世纪以来,修订后的《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进一步强调:“理解遗产价值的能力取决于该价值信息来源的真实度或可信度。对历史上积累的,涉及文化遗产原始及发展变化的特征的信息来源的认识和理解,是评价真实性各方面的必要基础。”针对上述标准和精神,中轴线申遗过程中存在部分建筑真实性受质疑的声音,比如永定门是2004年重建的“伪文物”;地安门已经拆除,短期看不具有恢复的可能性;北京先农坛被大量民居占用,且不说建筑本身,连道路也不再是先农坛外围本来的样态等。这些都成为中轴线申遗道路上的质疑之声。

(三)活化利用问题

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是一体两面,没有很好的保护,很难得到活化与利用;不能活化与利用的遗产,又难以得到最适宜的保护。中轴线文化遗产点多,但被保护的程度和活化利用的效果参差不齐。故宫、天坛本身便是世界文化遗产,并有专门的机构保护,保护机制完善,保护水平和保护能力突出。特别是故宫,在活化利用方面也为全国的文博事业做出了表率。但一些长期被占用的文物在腾退后如何进行保护尚处于探索期。还有一些遗产点如天桥、永定门、先农坛,要么已经不复存在,要么是新近重建的仿古建筑,要么是长期未能腾退。活化利用问题成为这些遗产点的重要议题也是保护难题。

三、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具体建议

(一)遵循丰富性完整性和可持续性,以“共生共荣”理念推动遗产活化利用

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意义的文物保护工程更加侧重对建筑等文物本体的保护,如对太庙、景山、天坛、社稷坛、先农坛、钟鼓楼、正阳门等重要文物建筑的妥善修缮便是最传统意义的文物保护。但保护文物的终极目的不是让文物独立存在,而是让它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申遗的目的也不是让遗产进入博物馆或仅仅成为遗产,而是希望遗产在融入公众生活的同时,健康地走向未来。如从紫竹院到颐和园的游船线路打造,便是一个“坐皇家御河船游京城水系”的活化利用典型。

“共生共荣”理念起源于生物界,指两种不同的生物紧密相连地生活在一起,并达成互益共赢的稳定状态。文化遗产保护引入此一理念,是为了更好地让遗产融入当代与未来世代可持续发展的大业,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遗产”的定义:历史留给人类的财富。当然,这财富理应在我们的保护和传承下传给后人。一切为了人——体现突出的普遍价值、表现人类的创造力、促进人类价值交流。文物的活化利用便是本着“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在有效保护文物的前提下,从单一的控制性保护转向创意与功能保护,更加体现动态的持续性、丰富性和完整性,即遵循“骨肉相连”原理和整体保护原则。就北京中轴线而言,骨架是其遗产点组成的空间序列和文化景观,血肉是街区、街道、绿化、基础设施、河湖水系、文化传统、礼仪秩序等构成的遗产肌理。未来可设计特色街巷或旅游文化观光线路,将壮美中轴、礼仪中轴和文化中轴“织补式”地融入到老城保护与更新和城市设计之中。当前,在“大戏看北京”的大语境下,“会馆有戏”也是一个很好的活化利用实例,恭王府大戏楼更是较早践行这一活化形态的典范。

(二)根据文化遗产特点,采取分类、系统和开放式活化利用

从表现形态上看,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有形的文化遗产(即我们一般认为的文化遗产)和无形的文化遗产(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形的文化遗产又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包括语言,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传统武术、体育与竞技,传统美术、工艺美术,传统手工技艺及其他工艺技术,传统的医学和药学,民俗,文化空间等13类。整体看,它们的存在方式和表现介质千差万别,但共同构成了内容丰富的文化传统。北京中轴线遗产区和缓冲区占地面积超过40平方公里,覆盖北京老城65%的面积。遗产点密集、建筑群规模大、体系完整,文物、建筑群、遗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种遗产类型齐全,活化利用的空间和潜力巨大,更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以更加精准、精细和精确的方式进行活化利用。既鼓励故宫文创大IP转换、建立类似运河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空间等活化利用方式,也接纳用小而美、小而精的方式系统解读、开发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性。

建筑学家吴良镛说:“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复兴,都是从总结自己的遗产开始的。”活化利用文化遗产,必须在梳理、挖掘、总结、研究遗产的前提下进行,进而实现对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根据遗产特点分类、系统、开放式活化利用是长效保护遗产的可选之举。以文物古迹类文化遗产为例,构建文化新场景,搭建集展示、交流、研究、体验和消费于一体的“科技+”平台,不仅能够让文物“活”起来,甚至还可以让文物走进百姓生活,成为“会说话”“能说话”“善说话”的中国故事“代言人”。中轴线上的建筑群遗产囊括了一半以上的中国传统建筑类型,是世界上集宫廷府第建筑、防御守卫建筑、礼制建筑、坛庙建筑、园囿建筑、桥梁及水利建筑、民居建筑和娱乐性建筑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群。这些建筑群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本身便是其活化利用的瑰宝,具体可根据其保护级别、空间尺度和安全性进行不同形式的活化利用。如正阳书局对万松老人塔的活化利用,很好地展示了遗产活化利用“探路者”的勇气和能力。书局以实体书店的方式吸引了大批热爱北京、想了解北京的读者,成为向社会展示北京和北京文化的窗口,同时通过运用5G、AR、数字孪生技术,以立体式、沉浸式的方式推出了中轴线及老北京城的历史影像。

(三)加强资源与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提升公众参与活化利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化利用文化遗产的前提是对遗产本身有理性的认知。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强调了在传播过程中,受众主动参与的重要性。只有广大民众对文化遗产有了解甚至热爱,才能激发遗产的强大力量。因此,加强中轴线文化的宣传和阐释、共享遗产资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让公众清楚自己的定位与坐标,可以更有效地保护文化遗产并促进遗产的活化和再生。当前,中轴线申遗正全方位展开,各有关部门都愿意并积极参与其中。但资源与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尚不完善。北京市文物局虽预备掀起中轴线的“数字变革”,但与故宫博物院、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北京市市政市容委、东城区文委、西城区文委如何统筹和共享资源,尚未达成共识。

北京中轴线是一个串联起北京老城各类历史文化遗存的体系,涉及3处世界遗产、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2处未定级的不可移动文物;缓冲区涉及514处各级文物,还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北京评书、北京曲剧、京剧,内联升、六必居、瑞蚨祥、马聚源、张一元等中华老字号。它们承载着中华历史文化、见证着社会发展变迁,并在促进文化认同、形成强大社会凝聚力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效调动公众参与中轴线遗产保护和活化,可以避免误解。比如,复建的永定门严格按照五个“原来”的标准,符合《奈良真实性文件》精神。因此,强化信息建设,多发声、早发声、巧发声,可以让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知识,让文化价值转化为公众的文化自觉与自豪。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在文物主管部门的统筹下,集结政府、研究机构、媒体、学校、社会组织等相关部门,搭建起中轴线大数据平台,以系统性保护、活态化传承和沉浸式利用等多种形式推出越来越多的活化典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的批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0年第25期。

[2]徐秀丽:《〈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出台》,《中国文物报》2020年4月14日。

[3]《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杨爱英、王毅、刘霖雨译,文物出版社,2014。

[4]李汉飞:《老城保护与更新视角下的存量型城市设计探索——以〈佛山城市中轴线老城区段城市设计及提升策划〉为例》,《规划师》2016年第4期。

[5]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6]王军:《采访本上的城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8]《北京文物局与腾讯掀起北京中轴线上“数字变革”》,北京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1年9月6日,参见网址:https://www.beijing.gov.cn/renwen/sy/whkb/202109/t20210906_2484765.html

[9]李祺瑶:《本市将建智库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日报》2022年8月8日。

[10]张小英:《复建永定门》,《北京日报》2022年8月9日。

责任编辑:苏妍校对:魏翔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