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摸排用电需求,入户检查“煤改电”用电情况,门头沟全力保障受灾居民温暖过年
“您就放心看春晚过大年吧!”
2月6日,国网北京门头沟供电公司妙峰山供电所员工在炭厂村对灾后修复的变压器进行检查。 本报记者 邓伟摄
今年春节是“23·7”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后的第一个春节,门头沟受灾地区的百姓用电保障情况如何?记者实地探访发现,王平镇东石古岩村在洪水中被冲毁的水泥电线杆,如今已被崭新的钢管杆取代,供电更有保障;在妙峰山镇炭厂村,国网北京门头沟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走进受灾居民家中检查“煤改电”取暖设备用电情况,确保受灾地区群众温暖过冬。
春节期间,国网北京门头沟供电公司还将安排13支抢修队伍随时做好应急准备,全力保障除夕等重点时段电力稳定供应。
在门头沟区王平镇东石古岩村里的一条路旁,崭新的钢管杆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金属的光泽。国网北京门头沟供电公司的两位电力运维人员操作着红外测温仪、声学成像仪,正对钢管杆上的断路器等零件进行检测。
“灾害发生的时候,这个地方水已经漫到了公路上,原来的电线杆都被冲毁了。”国网北京门头沟供电公司建设部工程师刘剑韬介绍,这段线路主要负责大台街道和王平镇两个街镇的供电。灾后重建过程中,这段线路被选为“恢复+”示范段,通过升级杆塔材质、改良基础形式、建设防水墙、加装监测设备等提升措施,增加电力杆塔抗水流冲击、抗洪水漂浮物撞击能力。
“新的钢管杆不仅材质进行了升级,基础部分的高度也增加了。”刘剑韬介绍,以前的水泥杆灌注在地下的基础部分大约两米左右,新的钢管杆采用的灌注桩深入地下15米以上,“强度更高,抵御洪水的能力也更强。”
据了解,这段“恢复+”示范段共涉及6条10千伏线路,新建设17基钢管杆和1基窄基塔,新架设高压绝缘导线1955米。
临近中午,国网北京门头沟供电公司妙峰山供电所客户经理张立志和同事付佳,在完成了炭厂村附近的线路巡检后,走进村中,查看“煤改电”用户的设备运行情况。
去年的“23·7”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中,炭厂村的路面全部被冲毁,10千伏线路受损严重。国网北京门头沟供电公司妙峰山供电所第一时间提供了应急电源。经过全力抢修,去年8月10日,炭厂村恢复了市电供应,供暖季开始前,受损设施供电能力全部恢复至灾前水平。
敲开87岁老人周连英的家门,一股暖流扑面而来。说明来意,张立志和付佳一边检查老人家中的采暖设备用电情况,一边用电流表测量家里电压。
“奶奶,家里用电一切正常,您就放心看春晚、过大年吧!”张立志笑着说。“谢谢你们啊,我还有个事儿想麻烦你们,过年了,我买了两个灯笼,想麻烦你们帮我挂上,喜庆!”“好嘞!春节期间,您有什么需要,随时找我们!”接过老人手中的灯笼,张立志和付佳动作利落地帮老人挂在了大门口的屋檐下。红灯笼在风中微摆,喜庆的节日氛围更加浓厚。
据了解,去年10月底,北京地区因特大暴雨受损的电力基础设施重建工程就已全面完工,受损电力设施供电能力全部恢复。
国网北京门头沟供电公司营销部党支部书记谢彬介绍,今年春节是“23·7”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后的第一个春节,公司提前摸排城市运行保障用户和包括“煤改电”在内的六类供暖用户的用电设备,落实落细供电保障措施,确保老百姓安心用电、过个好年。
考虑到春节期间游客增多,用电负荷增大,门头沟供电公司也提前了解节日期间文化活动安排和供电保障需求,逐户走访景区、民宿等文化活动场所,按照“一户一案”制定保障方案和应急预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