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京彩”

传递“京彩”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全国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每到节假日,人们喜欢打卡故宫,欣赏皇家建筑的瑰丽;也乐于走进首都剧场,看一出经典话剧《茶馆》;抑或来到幽深的胡同,和大爷大妈拉拉家常,听听地道亲切的北京话。

在热爱北京文化的人群中,不仅有专家、学者,也有一批来自各行各业,乍看和文化传播“不沾边”的热心人。他们坚持数年,在本职工作之余,讲民俗、拍胡同、普及中轴线、进行舞台剧演出,用自身的热,为传播北京文化发出温暖的光。

50后老北京赵振华成了京味文化网红本报记者 方非摄

老北京线上开京味讲座

50后的赵振华是个标准的邻家大爷,退休前在企业搞管理。见人开口必须称您,没聊两句,嘴里便“溜达”出北京土话。细打听才知道,老赵家在北京扎根约400年,到赵振华这一辈,已经延续了十几代,是地道的老北京。

自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自然而然对俚语、民俗、礼节、规矩感兴趣。赵振华记得,小时候吃饭,家长曾教过他吃饭的三十多种规矩。比如不能让筷子上的汤汁洒落;不能扒拉盘子;更不能把筷子伸到别人面前,来个“过河”夹菜。

赵振华一边学习,一边探索,有了一定积累。工作之余,他会约上三五好友,逛逛四九城,聊聊曾经的那些“老妈妈令儿”。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他发现同好者越来越少,单位的一些年轻同事甚至打趣说:“老皇历就别可劲儿翻了,您也赶赶时髦。”

落伍?过时?赵振华一度很迷茫。他扪心自问,觉得这些老礼、规矩不仅是北京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从小的生活方式,对自家的家风塑造起了决定性作用。

“这些不但能够加深人们对北京的认同感,还对我以及儿孙的成长大有裨益,不应该被遗忘。”

赵振华想做点什么,又无从下手。2000年前后,听儿子说网上兴起了博客,年届五十的老赵注册了账号。从那时起,一个名为“一把驳壳枪”的京味文化博主诞生了。

“一把年纪,赶时髦开博客,愿当传播北京文化的一杆枪。”网名虽然幽默,却道出赵振华的决心。

老赵没想到,博主真不好当,不但要熟悉电脑、练习打字,还要找准选题,言之有物。手头的资料不少,一上手却被他打成了“乱枪”。

“用北京话说像杂拌,民俗也有、歇后语也有、建筑的也有,但是不成专题,传播效果有限。”

一时没摸着门道,赵振华并不灰心。慢慢的,老赵学会了使用微信,看微信公众号。可这一看,却发现问题不少。

“有些公众号写的民俗知识、北京掌故明显失于考据,演绎部分较多,我就在下面留言指正,不过大部分都没有回复。”

不回复也留言,哪怕多一个人看见,赵振华钻了“牛角尖”。让他没想到的是,《北京日报》“旧京图说”公众号不但每次都回复,还在评论区与他互动讨论。

“既然人家认可,咱就多尽一份力。”

2018年,应“旧京图说”粉丝群之邀,刚刚做完腰椎手术的老赵趴在病床上,用一条条微信语音完成了第一次京味讲座——老北京生活方式之一,打会(一种经济互助方式)。

回忆起那次分享,老赵直言“太不正式”,“我趴着,打字费劲,群里的朋友就让我发语音讲。时间不好把握,就一条接一条,讲了一个小时,查房护士直看我。”

一回生、二回熟,讲得多了,赵振华也逐渐摸着了门道。后来,他成了“旧京图说”的常客,五年间共分享240余次,内容无重复。

如今,赵振华早已告别微信语音模式,采用视频会议与听众们在线交流。每次分享的内容,由专人整理成音频,供群友反复收听。

“挺上瘾,线上一千来号还等着我呢,每周讲完了就接着备课。”

去年,赵振华根据讲座内容出版了《旧京趣谈》,他表示,讲座还要继续,要把更多的精彩内容奉献给热爱北京文化的朋友。

80后公务员赵敦利用业余时间拍摄老北京生活百态

郊区公务员当起胡同拍客

传播北京文化并非退休人员的专利,在延庆,有一位80后公务员,利用业余时间走进东西城的胡同里,拍下老北京“毛细血管”的生活百态,他就是赵敦。

赵敦是土生土长的延庆人,中学时代,他把进城求学比喻为“少年的奇幻之旅”,勾起他无限遐想和憧憬的,恰是德胜门箭楼背后的胡同。

“胡同口有很多树,给人一种幽深的感觉,我总想走进胡同,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样子,人们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赵敦说。

为了看胡同,本应到马甸桥下车的他经常多坐几站,直到德胜门公交枢纽。同学们说赵敦“傻”,他只是笑笑,便头也不回地钻进心中的“乐园”。

忙碌的求学生涯没有减弱赵敦对北京老城的兴味,周末的时候,他总是骑着自行车,徜徉在鼓楼西大街、安定门、德胜门一带,哪怕要付出回不了家的“代价”。

“延庆很美,但是胡同、老城,有着独特的魅力,让我欲罢不能,那种烟火气是独一无二的。”

一颗“种子”悄然种在心中。后来,因工作需要,他开始学习使用胶卷、冲洗照片,爱上摄影,并完成了深造。

2005年,赵敦咬着牙用两个月工资买了一部单反相机。有了好用的家什,他一发不可收拾,从延庆的山山水水拍起,直至拍完当地所有的古戏楼、古牌坊。

在延庆小有名气后,赵敦没有满足,他的脑海中,经常回想起德胜门附近幽深的胡同和让人眷恋的北京老城。

“到老城去,到胡同里,用相机记录心心念念的美好。”随着年龄和技术的增长,赵敦的愿望越发强烈。

终于,2015年的一个周末,他搭着919路头班车,再次踏上“奇幻之旅”,一拍就是八年。

八年间,几乎每个周末,赵敦都早出晚归,一拍就是一天。

“这个过程是漫长且孤独的,很多不解的声音,家人、孩子、朋友,甚至是胡同里的陌生人。”

赵敦记得,独自穿行在胡同里的时候,曾被误认为是导演。有的人干脆送来白眼,调侃说:“街面上那么多建筑,胡同里有什么可拍的。”

质疑没有让他退却,一次在东四附近拍摄,一位老人观察赵敦良久后,把他拉进了自家小院,指着窗棂下的砖雕说,“您把它拍下来,这是老物件,应该被记住。”

八年耕耘换来5000多张照片,几乎涵盖北京主要胡同。树木、座椅、门墩……赵敦用快门,勾勒出胡同百态,并将其中600多张精品结集出版。

在影展中,赵敦拍摄的胡同、中轴线、古典建筑经常会吸引年轻人,“有机会一定去看看,要不是您的照片,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条胡同。”

自此以后赵敦干劲更足了。这不,这段时间,他又拍起了北京中轴线建筑,想从多个维度记录北京,宣传老城。

“我一定会接着拍的,而且会越来越细,将来再出几个专题影集。”他说。

从少年到壮年,胡同一直在那儿,赵敦的“梦”,也仍在继续。

北京五中教师杨征经常用英语给学生们讲北京文化

英语教师爱讲胡同“冷知识”

如今赵敦记录北京城的照片已超过万张,而北京五中教师杨征,也已经连续几年用写信的方式给毕业班的同学送祝福。和一般信件不同,杨征给孩子们的信封上,都手绘着不一样的建筑。

永定门、正阳门、万宁桥、鼓楼、钟楼……一个个北京中轴线的标志性建筑,代表着杨征对孩子们的期望,“每个孩子都如这建筑般精彩,孩子们在一起,就如这些建筑组成中轴线一样,壮美、独一无二。”他说。

结合每位同学的特点,搭配相应的北京中轴线建筑,杨征的匠心从何而来?原来,他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今年41岁,教龄已有18年。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杨征也十分热爱历史文化,尤其对家乡北京的老城、中轴线历史,潜心研究多年。

“小时候每年都要去一次十三陵,还给相关专家写过信。大学期间在学校阅读了大量明清历史、建筑方面的书籍,还在学校里办过讲座。”

回忆起第一次讲座,杨征直言自己有点“傻”。看着台下百余名校友,他把自己对故宫、十三陵的认识、感悟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足足讲了三个多小时,紧张到忘记中场休息。让他庆幸的是,同学们没有离去,而是慢慢听进去了。活动结束后,还有人找杨征打听,“什么时候还讲?我还来。”

积极的反馈给了杨征信心,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他时刻不忘自己的主业。这不,在五中的课堂上,孩子们听杨老师用英语描述北京传统建筑,也将这些表述用在了英语写作中。

“语言是文化媒介,想要帮助学生们学好英语,就不能只盯着课本。”杨征说。

课余,他经常和学生们交流,发现谁对传统文化、文学、建筑学感兴趣,都会鼓励学生们阅读相关书籍,拓展知识面,还常带着学生们一起写北京文化相关文章。

《永定门 风景旧曾谙》《消失的正阳古桥》《旧时天桥的两次改造》……在杨征的指导下,丁宇堃、张欣然、岳朗等学生均在《北京晚报》上发表了文章,探秘城迹。

不仅如此,兴趣的种子甚至影响了学生们的志愿填报和专业选择。

“有的同学因此喜欢上了汉服,最终选择了服装设计专业。有的同学想当中西文化的传播者,选择了对外汉语专业。”杨征说。

看着孩子们越来越出息,杨征也越发乐此不疲。一次偶然的机会,杨征认识了北京日报“胡同里的北京”短视频栏目负责人,随即应邀担任节目嘉宾,用短视频的方式讲述“胡同冷知识”。

他记得,自己第一次出镜讲的就是学校附近的大兴胡同。为了讲清楚,他足足准备了十几页的讲稿和素材。可在拍摄过程中,他发现情况和想象的不太一样。

“短视频,要短小精悍,和上课不一样。而且要配合画面,把可看、好玩、不为人知的精华讲给观众。”他说。

如今,杨征已是“胡同冷知识”的常驻嘉宾之一,随着经验的积累,录制效果也越来越好。他盼着,通过新潮的传播方式,让北京文化影响更多的人。而杨征自己,也计划趁着开春,带学生们走进胡同,来一次说走就走的研学,把兴趣的“种子”播撒到孩子们心里。

70后视觉设计师张世骞办起沉浸式剧场

设计师用沉浸剧带孩子寻“城迹”

在默默为传播北京文化贡献光和热的人群中,像杨征这样“不务正业”者有很多,70后张世骞也是其中代表。

周末的报国寺里,常能见到一位身材中等、手拿折扇、穿着大褂的人。他被一群孩子包围着,和他们一起聊着、笑着、闹着。孩子都叫他“骞儿大爷”。

他就是张世骞,视觉设计师,参与过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2022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及央视春晚等大型晚会的视觉设计工作。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张世骞打小在胡同里长大。儿时的老街坊、发小儿、胡同里的生活状态,让他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也影响了他的职业选择。

“视觉设计是一种传递美和文化的工作,不仅需要足够的积累,还需要源源不断的创意。”他说。

想要不断输出好创意,就要不断学习、碰火花、开脑洞。每次和团队成员讨论创意时,张世骞总忍不住感叹,“能再多点源泉就好了!”

让他苦苦寻觅的创意源泉,不经意间有了着落。这要从张世骞和女儿的一个约定说起。

“城市的发展让北京多了高楼大厦,少了胡同、杂院,孩子们一起玩的地方少了,更谈不上有自己的发小儿了。”

为了让闺女有发小儿,八年前,张世骞把公司在北二环小街桥边顶楼的天台,改成了有游戏机和乐器的“发小儿天台”,邀请朋友们带着孩子来聊天、欢聚。八年间,场地变过,但竟然有两万个家庭在“发小儿天台”相遇,孩子和成人各自结识新伙伴,成为好友。张世骞也在和孩子们的玩耍、交流中,重拾儿童视角,想出了不少视觉创意。

随着孩子们的成长,“发小儿天台”也有了新的使命。2023年,发小儿天台沉浸式剧场在报国寺正式落户。每周末,这里都会有沉浸式互动儿童剧上演,“骞儿大爷”化身戏中人,带孩子们找“城门”、寻“城迹”,共同体验一段传说、掌故。

如今,“发小儿天台”已上演多个原创沉浸式互动剧:讲述北京建城传奇,带领孩子们了解北京古城门城楼历史的《八臂哪吒城》;穿越古今,从炎帝讲到袁隆平的古天文知识剧《夜空中最亮的星》;从徽班进京开始讲述京剧历史变迁的《徽班进京》等代表剧目经过打磨,已经日臻成熟。不少孩子虽二刷、三刷,仍兴致勃勃。

“希望孩子们能通过这种方式交到好朋友,了解北京,爱上北京。”

张世骞说,2024年,“发小儿天台”将根据季节和节气,陆续推出新的舞台剧,让孩子们更多元、系统地了解北京城。

“人是传播文化的纽带,我要做的就是搭台,让孩子们在这一方天地唱主角。”他说。

专家观点

激发文化传播最大“公约数”

白景峰

北京拥有3000年建城史、870多年建都史,厚重的历史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这里不仅有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故宫、颐和园、天坛、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大运河、明十三陵,还有留存元明清北京城街巷记忆的上千条胡同,以及鲜活的各种民俗:京剧、相声、庙会、评书、美食等。讲好古都北京文化故事,是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内容。

北京故事历史长、点面多,不仅需要官方媒体持续发力,更需要2000多万市民创新形式、广泛参与,不同的人、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形式会讲出不同的故事,产生不同的传播效应。

近年来,许多北京基层工作者、胡同居民凭着热爱,在视频号、抖音号、微信群不断讲述身边的老北京故事。他们的讲述自然、真实、接地气,出现了不少知名的网红,走进千家万户,为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做出了特殊贡献。这种新的传播形式需要认真总结、持续推广。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理事)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