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增产空间,让更多“望天田”变成“吨粮田”

拓展增产空间,让更多“望天田”变成“吨粮田”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国务院近日印发《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全面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全方位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行动方案》提出,到2030年实现新增粮食产能千亿斤以上,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行动方案》明确了“巩固提升口粮、主攻玉米大豆、兼顾薯类杂粮”的分品种增产思路,提出巩固提升优势产区,挖掘其他地区潜力,调整优化粮食生产格局。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二十连丰”,并且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93公斤,国家粮食安全总体有保障。但同时也要看到,高基点上实现稳产高产,越往后难度越大,必须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聚焦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作为硬任务,确保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对推动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具有重要支撑作用。迈步新征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突破粮食增产瓶颈,拓展粮食增产空间,我们就能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贡献更多积极力量。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必须做好耕地这篇大文章。《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基础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左右、谷物面积14.5亿亩左右;同时,围绕粮食生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谋划部署了农业节水供水、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综合利用等9项支撑性重大工程。一方面,守住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让更多“望天田”变成“吨粮田”,夯实粮食稳产增产的耕地基础;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开发盐碱地,把“以地适种”同“以种适地”相结合,在进行土壤改良的同时,也要在选育耐盐碱植物上发力,解锁盐碱地的丰收密码,更好唤醒这一“潜在粮仓”。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从迈出试验示范田的新优良种,到大显身手的山区丘陵专用小型农机;从线上线下即时问答的农技课堂,到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智慧农田……一系列关键生产要素有机集成,适用于农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应用,为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实施注入新动能。要发挥我国制度优势,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深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在“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等领域发力,推动良田良制并举、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加快补短板强弱项,挖掘农业科技增产潜力。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保障能力的提升,过去粮食生产“两丰一歉一平”的周期不断被打破。也应看到,极端天气频发重发,水土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给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带来多重风险挑战。“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心怀“国之大者”,深入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坚定不移走基础设施完善、科技支撑有力、集约节约绿色的增粮之路,把大国粮仓的根基夯得更实,我们定能迎来一个又一个穰穰满家的丰收年景,依靠自身力量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来源:宣讲家网)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