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篓专线”载满城市的温情与善意

“背篓专线”载满城市的温情与善意

XxjpsgC007359_20240328_PEPFN0A001

3月27日清晨,菜农乘坐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准备前往城区的菜市场售卖农产品。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新华社照片,重庆,2024年3月28日

近日,重庆地铁“背篓专线”引发公众关注。在这条线路上,每天都有众多菜农背着装满瓜果蔬菜的背篓前往市区售卖,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此前,有人建议地铁早晚高峰时段禁止乘客携带菜筐等大型物品,对此,重庆轨道交通方面回应:轨道交通的服务宗旨是以人为本,服务民生,只要行为和物品合规,就不会干涉。此番回应引发广大网友纷纷点赞,评论重庆轨道交通接地气、重人情,充满温暖与善意。

以往部分城市在交通管理中,考虑到菜农运输农产品可能出现不卫生、拥挤、吵闹等问题,会出台一些规定进行限制,农民们的“背篓”“菜篮子”进城成了难题。但重庆不仅没有阻止这一行为,反而为其“大开绿灯”,主动为进城卖菜的农民提供多样化服务,地铁延时运营、方言语音播报,不仅解决了菜农们的出行问题,更传递出了城市的温情与关怀。城以人为本,人以城为家,城市治理不仅要解决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问题,更要解决老百姓衣、食、住、行的小问题。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背篓专线”连接着“城”与“乡”,推动着城乡融合的脚步不断加快。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织密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成为连接城市与农村的重要桥梁。“背篓专线”缩短了菜农进城时间,打开了蔬菜瓜果的销路,菜农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好,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不断缩小。 近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获悉:2023年重庆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20元,同比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3.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28,比上年缩小0.08。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正一步步走向现实。

农民群众能乘坐上方便快捷的地铁,也表明优质公共服务的普惠性正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提质增速,过去只有城市居民才能享受到的现代化公共服务,农民群众现在也能触手可及:强劲的5G信号覆盖乡村,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城市里华灯初上时,村子里也有一盏盏明灯照亮回家路……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向农村地区延伸,优质公共服务越来越普及化、均等化,农民的生活越来越便利、越来越富足。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本质的追求。幸福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一条“背篓专线”,拉近的不仅是农村与城市的物理距离,更促进了城乡之间的经济互通、情感互通、文化互通,成为社会人文关怀的一个缩影、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未来,期待看到各地政府拿出更多助农惠农政策,在农民致富增收、就业创业等方面提供更大力度的帮助和支持,充分释放社会的温暖与善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政府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