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之后的深入探索阶段
1941年5月,我们党开展了延安整风运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全面阐释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并将实事求是的态度提到党性表现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作风的高度。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强调,共产党“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并号召全党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1945年4月,党的七大在延安召开,通过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章,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实事求是确立为全党的思想路线。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和党的七大的胜利召开,党从政治上、思想上彻底肃清了教条主义在党内的影响,清除了前进道路上的思想障碍,对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有了更为准确的判断,进而制定了正确的纲领与路线。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继续坚持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探索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和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和方针政策,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集中体现了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坚持。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继续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邓小平同志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82年,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992年,党的十四大通过的党章在描述思想路线时新增了“解放思想”;2002年,党的十六大通过的党章新增了“与时俱进”;2012年,党的十八大通过的党章新增了“求真务实”,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更加丰富。
坚持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极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实践要求进行了理论创新,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在挫折中奋起,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实事求是。”
这一时期,我们党进一步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丰富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成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的历史阶段。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得到了新的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向前发展。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我们要自觉坚定实事求是的信念,增强实事求是的本领,时时处处把实事求是牢记在心、付诸行动。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也是对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要求。
坚持实事求是,最基础的工作在于搞清楚“实事”,就是了解实际、掌握实情。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是”,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要兴党强党,保证党永葆生机活力,就必须实事求是地认识和把握自己,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应对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关键在党。党的自身建设和发展关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能否通过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能否彻底摆脱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能否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关系到党的长期执政。党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需要坚决贯彻实事求是原则。
以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关键在于牢牢把握中国国情。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基本的国情,要牢牢把握住这个基本国情不动摇。
以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着力点在于将工作落到实处。党员干部应该深入人民群众,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其中,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是很重要的方法。党员干部要放下身段、深入基层、走访群众,切实了解并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期以来,我们党在出台重要方针政策、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前,都要求有关部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第一手材料。”
以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需要党始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对已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作出准确判断与应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要求党准确把握客观规律和时代潮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尤其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我们更需要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规律,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经验启示
在百年革命、建设、改革的接续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这些都离不开党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百年坚持。
第一,坚持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形成的全过程,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和持续性。实践证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论指引,是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立足点,唯有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之中,贯穿于党的各项事业建设之中,充分发挥其先导作用和引领作用,才能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
第二,坚持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落实到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实践中,确保百年大党执政地位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党的奋斗目标与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党的思想路线与群众路线本质要求上也是完全统一的。我们党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矢志不渝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是我们党不断走向胜利的根基所在、血脉所在和力量所在。要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观和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必须以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指导,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期待,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改革智慧和力量,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战略决策更加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为长期执政创造千秋伟业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三,坚持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确保中国特色国家治理模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贯穿我们党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进程,成为引领我们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治国理政伟大实践中,无不将正确思想路线贯彻于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全过程,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无不按照时代发展的任务和要求制定大政方针,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重大成就,构成了百年大党治理大国的体系与脉络。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开创治国理政新局面的过程中,实事求是地全面审视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和发展大势,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在各个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战略,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空前提升。
第四,坚持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体现在领导干部工作的全过程,增强全党践行实事求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成功实践,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纵观百年党史,在我们党的一切领导工作中都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体现了实事求是和求真务实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作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坚定实事求是的信念、增强实事求是的本领,时时处处把实事求是牢记于心、付诸于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