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是不折不扣的“网络原住民”。切实保障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为他们提供清朗健康生态良好的网络环境,始终是社会关注的话题。近日,中央网信办专门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网上涉未成年人突出问题,构筑坚实防火墙,持续净化网络生态,守护未成年人“清朗”网络环境。
清朗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未成年人提供了认识世界的强大工具,也让其暴露在各种危机和风险中。对未成年人来说,互联网用好了,可以成为连接自己与世界、现在与未来的桥梁,在充满阳光的数字世界健康成长;反之,则会带来危害,甚至造成人生走向歧途,影响家庭幸福、社会和谐。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 伴随着互联网加速普及,未成年人群体也呈现出触网低龄化、使用网络日益深化等特点。因此,更需要保护好未成年人的用网环境,在网络空间为未成年人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墙。
近年来,通过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等举措,网信、公安、教育等部门对涉未成年人的互联网乱象打击整治成效显著。但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的出现,涉未成年人的网络乱象也在不断“翻新花样”,给治理带来新的挑战。尤其是暑期中,青少年上网学习、娱乐、交流交往的时间增加,一些短视频、游戏平台的诱导,利用新技术向青少年传播不良信息等。本次专项行动将重点整治短视频、直播平台和儿童智能设备、未成年人模式等6个环节突出问题,举一反三发现“老问题”背后的新变种、从严从重处罚打击“新问题”滋生的新套路。这不仅体现了监管工作的与时俱进,也体现了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创新性,为青少年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提供了更好基础。
守护未成年人“清朗”网络环境,让未成年人远离网络信息污染和侵害固然必要,但更长远更关键的,还在于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提升对网络毒素的抗体免疫力。针对未成年人用网习惯和兴趣特点,我们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素质教育内容,大力推荐适宜他们的课外读物影像资料,精心制作系列网络普法文艺作品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优秀网络普法产品,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有效引导教育,提升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意识、文明素养、行为习惯和防护技能,增强其对各种网络风险的辨识能力,不断提高自身使用网络的能力与水平,切实做到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健康上网。
未成年人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让我们协同共治,合力护航,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为他们安全畅享网络保驾护航,在美好的精神家园中健康成长、安全成长、茁壮成长。(来源:宣讲家网)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