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三年方案发布 蓄势再发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三年方案发布 蓄势再发力

105012024081000013670

2024年8月7日,国网天津东丽公司为客户办理异地勘查“跨域办”企业高压新装项目相关业务。(受访者供图)图片来源:新华社图库

秋高气爽,硕果飘香。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 《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为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成长发展的土壤,是吸引人才、资金和项目的重要保障,这必然会进一步增强京津冀地区的整体竞争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砥砺奋进,成绩斐然,呼唤营商环境建设更上层楼。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过去十年,京津冀在产业、交通、人才和技术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整体实力大幅提升。据报道,2014年京津冀三地的GDP总量近6.6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而到2023年,这一数字已增至10.4万亿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行动方案》不仅推动京津冀地区营商环境的优化,还将助力区域协同发展的深化,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能够切实落地。良禽择木而栖,企业就如同良禽,而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那棵“良木”。只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才能让京津冀地区成为企业投资兴业的热土。一流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入驻,促进产业升级,推动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行动方案》是京津冀加快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的“任务书”和“施工图”。《行动方案》明确了未来三年的目标和任务,为三地的营商环境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政策支持方面,将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政务服务方面,将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少跑腿、不跑腿,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在法治保障方面,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市场秩序,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法者,治之端也。” 只有建立健全的法治体系,才能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让企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要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的公平正义;在人才支撑方面,将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等方式,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创新人才来到京津冀地区,为地区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营商环境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三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行动方案》提出,经过三年时间,京津冀区域限制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障碍有效破除,贸易投资和政务服务更加便利,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经营主体活跃度和发展质量显著提高,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新优势。三地要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行动方案》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同时,要广泛听取企业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提高营商环境的质量和水平,助力营商环境建设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越来越好。

商贾胡貊,天下四会。让我们共同期待,在《行动方案》的引领下,京津冀地区能够打造出一流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汇聚于此,共同书写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壮丽篇章。相信将来,京津冀地区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奏响更加嘹亮的乐章。 (来源:宣讲家网)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转载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