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特点
中华文明体现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大突出特性,既形成了一种刚健圆融的文明机体和价值体系,又为文明的接续发展、革故鼎新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内在支撑。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文明开启了新的时代华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不竭的创造力。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所谓连续性,是指中华文明的历史从未中断过,就像万里长江之水滔滔不绝,绵延至今。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如同流淌的血液,滋养着从古至今的中国,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生机蓬勃。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所谓创新性,是指中华文明具有内在的自我更新、实现新陈代谢的生命活力。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的进取精神,推动着中华文明与时俱进,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容,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蓬勃动力。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所谓统一性,是指中华文明在多元融合的基础上形成广泛的文化认同。统一性不是单一性的无穷复制,而是差异性的多样和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统一性推动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这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了牢固根基。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所谓包容性,是指中华文明所具有的擅长交流与学习汲取其他文明长处的特质。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的包容性让中华文明在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融合不同的思维理念、文化智慧而焕发新活力、展现新动能,这种开放包容的文化禀性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汇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所谓和平性,是指中华文明崛起、发展的手段和目的都是和平的。我们知道,有些国家是在使用暴力对外扩张征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依靠对外扩张和征服掠取资源,作为发展能量,这些国家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中华民族的发展,一是建立在融合基础之上的,二是依靠自身的内生力量。我们没有把掠夺他人作为自身发展的前提,没有通过暴力手段把自己发展的模式和理念强加于人。中华文明协和万邦的和平性铸就了我们的文化品性和天下情怀,是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思想资源,为人类持久和平、共同繁荣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华文明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虽然经历了王朝更迭和外来文明的强大冲击,但依然以其厚重的底蕴和顽强的生命力巍然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唯一绵延不断的文明,支撑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到今天的,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它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是凝聚力量的精神纽带,也是建构和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基石,让中华民族在迎接现代化的挑战与洗礼中顽强挺立并不断发展。
中华文明是最重视自我重构、不断进取的文明。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组织、一个生命体、一种制度,都同时存在正负两种能量:正能量是推动其不断发展的,负能量是使其走向衰竭的。在发展过程中,负能量的积累是无法避免的,如果我们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当负能量积累到能够压倒正能量时,那么这个组织、这个生命体、这种制度就会走向衰竭。因此,我们特别强调要发挥正能量。那么,怎样发挥正能量?就是要不断清除自身产生的负能量,也就是通过自我革新、改革创新,保持生机和活力。中国共产党就具有这样一种能力,能够进行自我革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党以巨大政治勇气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革除制约和束缚发展的深层次弊端,推出2400多项改革举措,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激活了发展动力,释放了发展活力。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也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因此,党能够以自我革命精神刀刃向内,打破“革别人命容易,革自己命难”的历史困境。通过有效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不良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