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9月9日—13日是2024年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活动主题是“统一大市场 公平竞未来”。9月10日上午,2024年全国公平竞争大会在武汉开幕。全国公平竞争大会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主办的国际性盛会。本次大会期间,将围绕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强反垄断监管执法、优化并购监管机制、公平竞争审查、反不正当竞争和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公平竞争与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开展一系列交流研讨活动。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统一市场的必然要求,是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开放合作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今年8月1日起施行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对公平竞争审查的对象、标准、机制、监督保障等作了全面、系统、详细的规定,填补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立法空白,标志着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以反垄断法为核心、内容比较完备、制度比较健全的反垄断法律体系。

公平竞争和创新发展要良性互动公平竞争激发创新,而创新可以提高竞争的层次。更高水平的竞争和更高质量的创新,实现良性互动之后,一定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这是最基本的原理。因此,要建立公平竞争和创新发展的互动机制。当前,世界正处于由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发展方式转变的风口浪尖,唯有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才能迎接颠覆性的新机遇。如从文本生成到3D动画、虚拟助手……人工智能有可能减少设备对某个特定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或者搜索引擎的依赖,为新入局者创造难得机会,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实现产品交互和替代,促进良性竞争。公平竞争是新兴行业企业和初创企业的定心丸,能让它们稳定预期,提振信心。通过改善营商环境,也能够提高纺织服装等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破除垄断才能激活发展动力“如果说知识产权法是鼓励创新的‘胡萝卜’,反垄断法就是鼓励创新的‘大棒’。”反垄断法可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鼓励创新,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进行修订,首次将“创新”写进了总则第一条,提出要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鼓励创新。近年来,我国并购市场持续活跃。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企业合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反垄断法,就是守护企业的良性竞争环境,遏制不正当合并经营现象的关键法律依据。优势互补的合并重组可以激发创新,但也有超级企业、龙头企业通过直接收购,消除潜在竞争对手,从而损害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如有竞争关系的两家企业合并后,可能会出现其中一家企业减少研发投入、创新动力减弱的情况。

有效有度才能促进新业态公平竞争护航竞争,还要加强执法。执法不等于一罚了之,最终目的是让市场主体树立高度自律。要注重精准执法、把握尺度,尤其是创新主体的高速发展和监管执法的完善总有“时差”,要让企业从一开始就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涉及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出台,都要经过公平竞争审查。《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对新业态新领域的政策措施十分重要,要提升公平竞争审查的质量,建立问责机制,不使其流于形式。随着《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施行,阻碍发展和创新的存量政策,正在加速清理。如何实现高效清理?湖北省率先建成上线的公平竞争审查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能主动采集官网全量数据,以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协助线索发现、研判。

 “数权”定下来 市场竞争才能更充分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据已成为新型生产要素,数字领域的公平竞争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在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下,探索促进公平竞争的方法是非常迫切的,而且也非常有意义。我们要增强数据流通与利用,推动数据共享,确认数据处理者应当依法享有的数据权益,划清数据权益的边界,同时根治数据滥用等行为,完善打破数据垄断、推动数据共享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为各类经营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空间。要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纳入公平竞争之中,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维护数字市场公平竞争。

公平竞争竞未来。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对于护航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开放、保障高品质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积极融入全球统一大市场,着力优化竞争生态,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公平竞争;着力厚植竞争优势,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反不正当竞争,赋能更多经营主体茁壮成长;着力拓展竞争空间,稳步扩大竞争领域制度型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能,奋力谱写公平竞争治理新篇章。(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委宣传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