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坚持实事求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构想到正式建立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实际的民主。
第一,在权利分配上充分考虑和满足各革命阶级、阶层和方方面面的参政要求和他们在政权中的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壮大革命队伍。
第二,由各边区、各解放区和各地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民主制度,把政权建设、党的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和人民利益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充分考虑民主程序可行性。坚持采用便于人民群众行使权利的民主程序,开辟便于人民群众行走的民主之路,使人民群众获得当家作主的真实体验,切实感受到政权建设与自身利益的一致性。
1953年2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我国第一部选举法。邓小平同志在对选举法草案作说明时指出,在选举法草案中“贯穿着一个总的精神,就是根据我国当前的具体情况,规定一个真正民主的选举制度”。
(五)坚持革命法制建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革命法制建设,在政权建设方面,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大量的法律法规,用革命法制规范和推进政权建设。
(六)坚持政策指导和经验指导相结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构想到正式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政策指导和经验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政策和经验在政权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七)坚持党的中心工作与政权建设相结合
人民代表大会从构想到正式建立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政权建设与党的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政权建设领导和推动全局工作。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一切爱国民主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围绕这一中心任务,我们党及时将根据地政权形式由苏维埃制改为议会制,把政权建设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解放战争时期,党的中心任务是“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即推翻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实现人民统治。通过召开各界代表会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密切党和临时政府同各界群众的联系,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开展土地改革、发展产生和支援前线等工作,推进解放战争进程,夺取解放战争全面胜利。
当前,我们在进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也要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党的中心工作和维护巩固、发展人民利益有机结合起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