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看经济运行,不仅要看经济增长,也要看质量,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024年以来,我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第一,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科技创新持续赋能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2.6%,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1.3%,这些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我们看到,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的增长很快。同时投资方面也一样,1-10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3%,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4%。在创新发展方面,结构转型在加快。
第二,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绿色低碳转型扎实推进,能源供应清洁化低碳化持续加力。前三季度,充电桩、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57.2%、12.8%,增长速度非常惊人;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1-10月,全国风力发电量和太阳能发电量分别同比增长13.1%、27.5%,远远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6.3%。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
第三,协调发展有所增强。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新动能加快成长壮大,需求结构更趋优化。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9.9%、26.3%、23.8%。相对来说,出口贡献率增加以后,消费贡献率有所下降,这也表明目前国内有效需求相对不足,主要是消费需求相对低迷的反映。但总体来说,我国协调发展有所增强。
第四,共享发展稳步前进。经济持续增长、就业形势稳定带动居民收入恢复性增长。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4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9%。这比经济增长4.8%还高了0.1个增长点,实现了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并且还略高一点。
第五,开放发展深入推进。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广大外贸主体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我国与全球经贸联系更加紧密,市场布局多元并进。前三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5.21万亿元,增长6.3%,占比提升至47.1%。我国现在的出口市场是多元并进的,并不是依赖于个别市场,这也是我们的底气。前三季度,我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达到了9.6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RCEP是世界上经贸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
我国强调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33357.1亿元。实际上,我国无论是研发经费投入,还是增长速度,在国际上都是领先的,这也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这张图解释了消费、投资、净出口对GDP的拉动。由图可见,2024年前三季度,消费、投资、净出口是协同拉动经济的,而2023年经济增长5.2%很大程度是靠国内需求拉动的。
从图中可以看到,相对于过去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来说,现在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因此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速也有所放缓,但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速仍然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消费性支出增加得快,就意味着收入当中有更多的钱用于消费而不是储蓄,我们有潜力可以挖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