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更好地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性质宗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决定了现在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到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不能等实现了现代化再来解决共同富裕问题,而是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共同富裕与现代化水平有一定关系,但并不完全是正相关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共同富裕必要的物质基础还不具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程度高,但是贫富差距通常非常大。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共同富裕,既需要丰厚的物质条件,也需要先进的社会制度。
共同富裕还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种动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不是所有人同步富裕、同时富裕,而是有一个先富和后富的关系问题,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第二,这种共同富裕的状态也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就需要通过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合理的制度安排,推动共同富裕向更高水平迈进。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艰巨的战略任务。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党对实现共同富裕有着明确的路径规划和制度安排。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为此,我们要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进一步做大“蛋糕”,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分好“蛋糕”,使社会财富的流向兼顾效率和公平。
综观今天的内容可见,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创造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新道路,最大限度让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让我们携起手来,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