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李军鹏 | 怎么干: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与重点任务(3)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任务

(一)“一个必须坚持”和“两个毫不动摇”

“一个必须坚持”是指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两个毫不动摇”是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9%以上,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之所以可以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关键就在于“一个必须坚持”和“两个毫不动摇”。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同时,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

(二)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构建既“放得开”又“管得住”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围绕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我们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把巩固制造业创造优势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个重要的抓手。

(四)坚持实体经济立国强国,发展新质生产力

我们要坚持实体经济立国、实体经济强国。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合理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和税费负担。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以新质生产力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经济增长实现从“1倍增”到“2.5倍增”。也就是说,在传统工业化进程中,我国经济总量每隔十年就会翻一番,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条件下,我国经济总量就会出现每隔十年“2.5倍增”的规律。比如,常州市的经济总量,从2013年的4360.9亿元上升到2023年的10116.4亿元,十年来增长了2.5倍左右。2023年,常州市新能源整车产量68万辆,动力电池销量约占全国销量的19%,光伏产业规模接近全国1/10。再比如,合肥市的经济总量,从2013年的4672.91亿元上升到2023年的12673.8亿元,十年来也增长了2.5倍左右。2023年,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量约74万辆,约占全国总量的8%;新型显示、智能语音产业整体规模在全国位居第一,先进光伏及新型储能产值、新能源汽车产量位居全国前三,光伏逆变器出货量全球第一,智能家电产量、动态存储出货量都是全国第一。再比如,杭州市的经济总量,从2013年的8343.52亿元上升到2023年的20059亿元,十年来也增长了2.5倍左右。2023年,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三新”经济增加值约占GDP的40%。工业机器人、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118.6%、39.8%和147.2%。

(五)必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围绕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我们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特别是,提高科技支出用于基础研究比重,扩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范围,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

(六)必须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

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我们党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农业现代化取得历史性成就。实践证明,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围绕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王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