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许正中:抢占数字赛道!新质生产力激活发展新动能(2)

在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认为这是一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怎么理解?我们用发展的视角来看。第一,从发展路径看,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由此可见,新质生产力是具有质变性质的生产力,其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是在科技革命中形成的;二是由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催生;三是由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包括推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

第二,从发展要素看,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怎么理解“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这句话?相较以前,现在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的劳动者一般为体力劳动者,现在的劳动者大都是科学家、企业家、技术工人等;过去的劳动资料主要有土地、工具、资本等,现在劳动资料主要是知识、技术和管理等;过去的劳动对象主要有森林、矿藏、钢铁等,现在的劳动对象主要是数据、新能源、生物质等。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推动了生产力的跃升。首先,劳动者的跃升是先导。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比如勇于探索、不断突破的科技工作者,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企业家,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高精尖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劳动资料的跃升是核心。劳动资料是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如今的数字经济、生物经济、低碳循环经济,劳动资料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化。劳动对象的跃升是物质基础。劳动对象是生产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从过去的土地、能源到现在的数据、风能、生物质,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不断拓展,大大延伸了生产力发展空间。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的跃升是关键。这三者都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只有把它们有效组合在一起,实现高效协同,才能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我们从历次工业革命发展进程中把握生产力的跃迁路径。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端于1776年。这一年,英国发明家瓦特与制造商马修·博尔顿改良出第一台具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被后世认为是工业革命的开端。同一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论述了产业分工的重要性。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方面,机械化生产取代传统手工生产方式,吸引大量劳动力从农村迁往城市,开启了城市化进程。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方面,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催生了纺织、煤炭、钢铁、铁路运输、化学工业等新兴产业,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和内燃机的使用为标志,出现了耐用电灯泡、电话、电报、汽车、飞机等。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方面,标准化工厂规模扩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加强,出现了垄断组织,工业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方面,催生了电力、石油、汽车、造船、化工等新兴产业,推动了纺织、钢铁等传统产业进步,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主要部分。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和空间技术等。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方面,大规模生产正在成为大规模定制,商业结构趋于更扁平的网络结构。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方面,信息产业成为世界经济的第一大产业,信息化进程大幅提升了传统产业生产效率,制造业行业细分化突出。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里要注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国家层面,就是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建现代化宏观治理体系;在个人层面,就是要不断提高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主要包括发现(Discovery)、发明(Innovation)、创造(Creation)三方面能力。

第三,从发展结果看,新质生产力是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这回答了新时代发展什么样的新质生产力的问题。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王瑱监审:李文鼐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