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秦国伟: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凝聚伟大复兴力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秦国伟

秦国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副教授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高端论述

点此查看学习课件

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打败日本侵略者,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80年后,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世界和平事业依然任重道远,时代呼唤新的使命和担当。

2025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今天,我们隆重集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历史警示我们,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当年,面对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生死较量,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今天,人类又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全军将士要忠实履行神圣职责,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新时代新征程,全国各族人民要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一、铭记历史:从抗战记忆中汲取前行智慧

为什么要铭记历史?一是读史明智。中华民族历来有记录历史的传统,因为只有从历史的经验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我们这个民族才能更好地向前迈进。二是鉴往知今。一个民族在历史上的表现,往往能展现出这个民族的民族性格。我们之所以能打败日本侵略者,是因为我们这个民族具有爱国、坚韧、顽强、团结的民族性格。三是心灵养料。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不仅需要体力、智力、德行,还需要有心灵层面的力量。四是共同的历史记忆和精神传承。同文同种。“同文”,意味着拥有共同的历史文化;“同种”指的是外貌特征相近,同属黄种人。何为文化?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当人们拥有共同的价值观,便能体现出同文同种的特质。

二、艰苦卓绝:铮铮铁骨战强敌,血肉之躯筑长城

为什么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一是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胜利这段时期,中华民族屡受欺辱,严重地缺乏民族自信心。二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改革了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当时的中国正在黑暗与痛苦中步履蹒跚。当时的中国内部力量不统一。四是国民党政府和国民党军队实行片面的抗战路线。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分为两大阶段。第一个阶段: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是局部抗战时期。第二个阶段:1937年七七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为全面抗战时期。

1938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作《论持久战》的报告。《论持久战》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在战略防御阶段,日本侵略者主要向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实施战略进攻,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大型战役。1938年10月,武汉陷落,全国抗战从战略防御阶段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战略反攻阶段是从1943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在敌后战场开始展开反攻作战。

简要地介绍一下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几次会战。淞沪会战自1937年8月至11月,战事历时3个月。太原会战自1937年9月至11月,历时近2个月,为中日双方在华北进行的第一场大规模会战。在太原会战期间,1937年9月25 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115师以一场漂亮的战役打破了日本侵略者不可战胜的神话。这场战斗,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平型关大捷”。

淞沪会战结束后,日本侵略者继续向西进攻南京,妄图以武力优势彻底摧毁中国军队战斗意志,迫使中国以最屈辱的条件讲和。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手段,在南京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30万人以上。

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后,又把魔爪伸向了徐州。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徐州为中心展开的一场大规模战役。著名的台儿庄大捷是徐州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会战不仅关乎徐州地区的安危,更与整个抗战局势的走向紧密相连,成为中日双方战略博弈的关键节点。徐州会战是继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后,中国正面战场又一次大规模会战。日本侵略者虽占领津浦线并扩大控制区域,但未能实现歼灭中国主力的企图。中国军队通过顽强防御和有序撤退,为武汉会战争取了时间。但另一方面,徐州的失守也使中国军队丧失了钳制日本侵略者的重要据点及防御武汉的屏障。

日本侵略者占领徐州后,沿陇海路西进,准备夺取郑州,进攻武汉。武汉会战自1938年6月至10月,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的一次战略性战役。武汉会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占领全中国的美梦,中国战场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期间经历了诸多艰难与悲惨时刻。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入侵南京,30万同胞惨遭杀戮,震惊了世界,是人类文明史上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1938年6月9日,蒋介石下令炸开郑州东北花园口黄河大堤。花园口决堤虽然扰乱了日本侵略者的作战计划,为保卫武汉争取了时间。但同时也淹没了河南、皖北、苏北等大片土地,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极大的灾难,死难者无数,千百万人流离失所。1938年11月13日凌晨,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军政当局一手策划“文夕大火”。因事发突然,又是深夜,葬身火海者不计其数。全城百分之八九十的房屋被烧毁,经济损失无法估量。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日本侵略者对重庆及其周边城市商业区、平民聚居区实施了6年多无差别轰炸。1941年6月5日,在日本侵略者连续数小时的轰炸中,重庆为躲避空袭而进入较场口隧道中的市民因氧气不足发生窒息惨案。

1940年5月,枣宜会战打响,著名爱国将领张自忠率部与日本侵略者决战。战前,张自忠亲笔写信告谕官兵:“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绝不半点改变!”在之后的战斗中,张自忠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力战不退,与日本侵略者拼死搏杀,最后身中7弹壮烈殉国。

1940年8月到1941年1月的百团大战,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百团大战共分为3个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9月10日为第一阶段;1940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第二阶段;1940年10月6日到1941年1月为战役第三阶段。百团大战的胜利,粉碎了日本侵略者“囚笼政策”,遏制了国民党内对日妥协倾向,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王瑱监审:李文鼐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