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伟大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2014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
介绍一位爱国将领——续范亭。续范亭(1893年11月27日—1947年9月12日),山西省崞县(今原平市)西社村(今属定襄县)人,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1935年,续范亭参加国民党五大时,在中山陵悲愤地写下了《哭陵》一诗:“谒陵我心悲,哭陵我无泪。瞻拜总理陵,寸寸肝肠碎。战死无将军,可耻此为最。腼颜事仇敌,瓦全安足贵?”批评了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1937年9月,续范亭任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创建山西新军,全力支持山西抗战。1940年1月,山西新军成立总指挥部,续范亭任总指挥,同时担任晋西北军区副司令员、晋西北行政公署行署主任。1940年冬,日本侵略者对晋西北根据地实行残酷的大扫荡,续范亭率行署机关日夜转战,积劳成疾。1947年9月12日,续范亭临终前,给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写了一封遗书,正式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遗书中,续范亭写道,“敬爱的毛主席和中共中央:范亭自辛亥以来,即摸索为民族和人民解放的真理,奋勇前行,在几经波折之后,终于认清了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才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彻底解放的道路……在此弥留之际,我以毕生至诚敬谨请求入党,请中共中央严格审查我的一生历史,是否合格,如承追认入党,实平生之大愿也,专此谨致布尔塞维克的敬礼”。1947年9月13日,中共中央从延安发电,追认续范亭为中共正式党员,并评价“以此引为本党的光荣”。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广大青年知识分子也积极参加抗战。1935年12月,北平发生了“一二·九”运动。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北平学联组织发动的一次大规模的抗日爱国运动。它使中国人民被压抑的爱国情绪猛烈地爆发出来。当时,北平、天津的广大青年学生,对于时局的演变尤为关注。清华大学救国会的《告全国民众书》悲愤地喊出了爱国学生共同的呼声:“现在,一切幻想,都给铁的事实粉碎了!安心读书吗?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为抗议国民党政府对学生爱国运动的镇压,在北平学联的领导下,从12月10日起,北平各校学生宣布实行全市总罢课。12月16日,北平部分大中学校学生突破军警阻拦,汇集到天桥广场,召开市民大会。北平各界群众和东北流亡同胞纷纷自动参加,与会者达3万余人。
12月20日,中共中央通过共青团号召广大青年:“把反日救国运动扩大起来!到工人中去,到农民中去,到商民中去,到军队中去!”根据党的指示,为将“一二·九”运动引向深入,平津学生联合会组织了500人左右的南下扩大宣传团。在宣传团的基础上,1936年2月1日在北平成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抗日民主为奋斗目标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后来很快发展成为拥有2万余人的全国性的组织。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农村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很快成为各地抗日救亡运动中的骨干力量,成为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助手和领导抗日救亡运动的纽带。民先队的产生与壮大,对团结广大青年,促进抗日救亡运动起了很大的作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