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刘东超:以文化为重要支点推动高质量发展(2)

一、文化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一)文化具有价值引领作用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具备积极正确的价值引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推动高质量发展,意味着经济结构的深层次调整,整个社会也会随之产生变化,甚至出现一些矛盾和冲突。面对不同方面的利益调整,我们要借助文化的力量激发社会成员的奋斗精神、攻坚精神,提升全社会凝聚力、向心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我们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德治”的智慧。第一,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重信守诺。金融行业以信用为基础,更要坚持契约精神,恪守市场规则和职业操守。要发扬“铁算盘、铁账本、铁规章”传统,始终不做假账。坚持欠债还钱,珍惜信誉,不当老赖。要加强行业自律,对严重失信者终身禁业。第二,做到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见利忘义一向为君子所不齿。金融具有功能性和盈利性双重属性,盈利要服从功能发挥。金融行业要履行好社会责任,实现金融与经济、社会、环境共生共荣。第三,做到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国际上一些金融机构能够成为百年老店,基业长青,最重要的秘诀是稳健审慎。金融行业要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和风险观,稳健审慎经营,既看当下,更看长远,不贪图短期暴利,不急躁冒进,不超越承受能力而过度冒险。

(二)文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文化在多个层次和领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要把文化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将文化力量转化为经济力量、将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文化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强化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力。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文化既可以在生产环节发挥作用,也可以在消费环节发挥作用。文化不仅能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直接参与经济产出的要素性投入,也能以文化消费等形式刺激经济增长,成为消费品的重要构成因素。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文化因素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呈现显著的文化特征、艺术特征。比如,古典文化和现代文化不断渗入服装、家具、建筑、日用品、食品、旅游产业等产品和服务中,提升了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尤其是最近几年,古典文化因素被大规模弘扬和发展,成为人们口中的“国潮”。《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指出:“开发时尚国潮产品。推出彰显中国审美、中国风格的时尚穿戴、家居、潮玩、运动、电子设备等产品,推动在服装、箱包、珠宝、美妆、玩具等领域开发联名款文创产品,打造国货‘潮牌’、‘潮品’。”

很多企业都开展了打造国潮产品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成绩。比如,丝绸服饰品牌“南宋丝府”,推广香云纱非遗文化,将古法制作的香云纱面料与新中式设计相结合,受到众多年轻人的喜爱。又如,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用优美的舞蹈动作绘制出一幅动态的《千里江山图》,给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三)文化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助力

一方面,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直接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文化产业涵盖影视、音乐、出版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具有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特点。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经济结构更趋合理。据统计,2024年,全国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23亿元,营收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7.1%;利润总额17737亿元,比上年增加1291亿元,增长7.9%,其中与互联网、数字内容相关的产业门类对文化产业整体利润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高整个产业链的附加值,从而增强经济的整体效能。

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具有投资少、上马快、效益高的特点,是国民经济中极具潜力的增长点。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文化产业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缓解就业压力。文化产业凭借广泛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就业吸纳能力,为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一些新的可能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发挥着他们的聪明才智。

另一方面,文化对其他产业的渗透和融合能够促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文化作为一种因素,能够深入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产值。比如,当文化因素融入制造业、农业等传统产业时,能够改变产品的设计、生产和营销模式,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一家生产安吉白茶的企业,在其产品包装上贴上二维码,消费者可以通过扫码了解这包茶叶的“前世今生”。从生产源头,到采摘、摊青、杀青等每一道加工工序,都有信息记录,还能查看实景监控。该企业利用区块链技术,极大提高了产品的可信度。可见,在传统产业中加入科技含量,能够有效提高产品价值。

(四)文化推动社会环境的优化提升

推动文化治理,能够有力打击低俗、虚假、侵权等不良文化现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品位和文明程度,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021年8月,中央网信办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取消明星艺人榜单、优化调整排行规则、严管明星经纪公司、规范粉丝群体账号、严禁呈现互撕信息、清理违规群组版块、不得诱导粉丝消费、强化节目设置管理、严控未成年人参与、规范应援集资行为。2021年9月,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对文娱领域作出整体治理。这两部文件的出台,充分发挥文化治理效能,铲除文化领域中的消极乱象,为社会发展带来积极正向的引导。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李天翼监审:李文鼐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