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国际> 正文

王波:共商共建共享:习近平外交思想引领中国全球治理实践

QQ截图20251022174252

王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发展合作学院院长、教授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高端论述

点此查看学习课件

编者按:2025年9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天津主持“上海合作组织+”会议时提出,“我愿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本文阐述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的内涵、实践路径、挑战和应对之策,对帮助广大网友深入学习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准确把握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提供了指导。

一、共商共建共享是中国全球治理观的核心内涵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人类社会面临着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等多重危机。2019年3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贡献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演讲,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提出“坚持公正合理,破解治理赤字;坚持互商互谅,破解信任赤字;坚持同舟共济,破解和平赤字;坚持互利共赢,破解发展赤字”。

中国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以自愿为基础、以发展为目的,凝聚最大共识,开展形式多样、体现各方智慧的真诚对话和有效合作。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全球治理观与西方的全球治理观完全不同。西方主张“单边+小圈子”,中国主张“共商”;西方主张“有条件援助”,中国主张“共建”;西方主张“独享”,中国主张“共享”。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全球治理观的思想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时代之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秩序观、价值观,顺应了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指明了世界文明进步的方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努力目标,涵盖了安全、经济、文明、生态等各个层面。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成为引领时代前进的光辉旗帜。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及其实践有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世界各国和人民心中落地生根。

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是中国全球治理观的目标追求。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公正是指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正义是指要与影响全球治理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进行坚决斗争;合理是指全球治理体系的相关规则应照顾大多数国家的利益,而不只照顾少数国家的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们参与全球治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服从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离不开中国自身的发展,也离不开国际社会的支持。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密不可分。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而要世界好,就需要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基础上,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实现世界共同发展,营造中国发展的良好环境。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王瑱监审:刘妍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