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丰富内涵
(一)核心要义
1.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这是从改革开放40多年的成功实践中得出的科学论断。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选收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等重要文稿,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刻阐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35年来,我们党靠什么来振奋民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靠什么来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靠什么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靠的就是改革开放。面对未来,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同时,还进一步阐明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就是“六个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靠的是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也是改革开放。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党的二十大确立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要把这些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根本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2.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坚持和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刻阐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部专题文集选收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抓好贯彻落实》等重要文稿,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刻阐述。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我国改革开放成功推进的根本保证。因此,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某一个或某几个部门往往力不从心,这就需要建立更高层面的领导机制。全会决定提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这是为了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改革顺利推进和各项改革任务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未来必定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才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党全国必须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丝毫不能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改革开放这艘航船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涉及全局的重大改革由中央统一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中央要求推进改革,不要自行其是,更不要一哄而起。各级党委要把全面深化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强化领导责任。中央和国家机关、军队等要按照全会要求和中央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履行职责,深入研究推进本系统改革的方案、举措、步骤,积极稳妥推进本系统的改革工作。各省区市要成立相应领导机制,按照中央要求,抓好涉及本地区重大改革措施的组织实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范围广、触及利益深、攻坚难度大,对各级党组织正确判断形势、科学谋划改革、广泛凝聚力量、推动改革落实,对广大党员、干部精神状态、思想观念、素质能力、作风形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进行,保证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3.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汇聚蕴藏在人民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才能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深刻阐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这是坚持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这部专题文集选收的《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重要文稿,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刻阐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2025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推动共同富裕。要深入研究优化区域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的有效措施,稳步增加城乡群众收入。要研究推出一批均衡性可及性强的民生政策举措,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涉及老百姓的事情关键在实,各项政策举措要实实在在、富有实效,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