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如果您能看到这句话,说明您的IE浏览器版本过低,请将您的浏览器升级至IE8以上,以享受更优质的浏览效果!点此升级

2010年百姓宣讲稿

  •   八达岭镇小浮坨村有这样的一位农家女,她以真诚待人的诚心,照顾老人的孝心,教育子女的爱心,同甘共苦的恒心,深深地影响着身边的人,她就是翟翠英。  孝顺“为先”  “百德孝为先”,...[详细] 时间:2010-06-24 02:54查看:78次标签:

  •   王献春老师是延庆县第四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北京市工会十二大代表、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师德标兵、北京市中学数学骨干教师、延庆县名师,延庆县青年教师之星,他曾三次被评为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   ...[详细] 时间:2010-06-24 02:54查看:113次标签:

  •   时东兰,北京市延庆县永宁镇前平坊村人。一个身高不足一米五的矮小的农家妇女,始终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原则,在自主创业中改变了以往赔本赚吆呵的蔬菜种植现状,引领500多户菜农种植订单蔬菜,每年外运销售蔬菜359万公斤,收入近百万元,解决了6...[详细] 时间:2010-06-24 02:54查看:57次标签:

  •   主要事迹:  91年,郭爱萍和丈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丈夫那边共哥三,大哥一直未成亲和父母一起过,二哥已成家单过。虽然是五口之家,但整个大家庭相亲相爱。但这个家家境贫寒,婆婆是个半呆傻之人,公公体弱多病,...[详细] 时间:2010-06-24 02:52查看:71次标签:

  •   出于对文学的热爱,孟老师似乎有着永不枯竭的激情。勤奋、执着、无私……在如今这个有些浮躁的时代,他痴心地守候着精神家园,用永不停歇的笔,耕耘出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孟老是京郊著名作家,要去采访他,心里不免有些...[详细] 时间:2010-06-24 02:51查看:70次标签:

  •   一个是精神病人,一个是富有传统美德的农家妇女,前者的家庭几近崩溃,后者又使其重现彩虹。腾出自家屋子照顾大伯子和带病的嫂子,省吃俭用供侄子读书……大爱无声,上善若水,这就是王春凤。  王春凤,延庆镇小营村一位普...[详细] 时间:2010-06-24 02:51查看:68次标签:

  •   57岁的生命中深深烙上了“爱”的印记。在他的眼里,为福利院鳏寡孤独者理发已不再是人们关于“值不值”的讨论,而是37年、3000余次、5000多里以及10把“老推子”所写下的动人音符……  今年57岁的国书田有...[详细] 时间:2010-06-24 02:51查看:83次标签:

  •   无影灯下,手术台旁,年过花甲的他依然是病人心目中的“救世主”。35年,7000患者,脑外伤、食道癌、阑尾炎……两万小时的手术时间,对孟庆毅来说,可能只是最保守的统计。  今年62岁的孟庆毅毕业于北京第二医学院...[详细] 时间:2010-06-24 02:50查看:62次标签:

  •   从一个农家汉子,奋斗为延庆房地产领域的佼佼者。唐文杰说:“人一生做的事都是物质的,而最终享受的却是精神。”他这么说了,也这么做了,妫川大地的慈善事业,留下了他执着而活跃的身影。  今年5月,延庆二中校长张进来...[详细] 时间:2010-06-24 02:49查看:58次标签:

  •   平凡的相貌下有颗不平凡的心。从2002年开始,张军就驾驶着自家的农用车,5年走了6万余公里,把法律知识送到千家万户,使知法、懂法、用法理念深入民心。  平头、圆脸,中等个儿、聚光眼,经常自驾车在延庆大街上转悠...[详细] 时间:2010-06-24 02:48查看:61次标签:

  •     为了千亩荒山,她跑了28趟乡政府;为了山场99级台阶,她吃下34服中药。代小华依靠勤劳的双手和执着的精神,使苍凉的荒山结出了累累硕果。她是“全国绿色家庭”的获得者,但是,更多的人称她为“花果山”上的“女大王”。    ...[详细] 时间:2010-06-24 02:48查看:82次标签:

  •   特殊的家庭组成,特别的儿媳之爱。为公公找“夕阳知己”,为婆婆解心头之闷。三天见不到儿媳张惠芝,公公和婆婆就要着急。在永宁镇左所屯村,张惠芝的故事家喻户晓,大拇指是村民们共同竖给她的“孝”字碑……  在永宁镇左...[详细] 时间:2010-06-24 02:47查看:55次标签:

  •   一个案子保住200多位工人的饭碗,一次谈话解决了一系列矛盾。在韩志忠的眼里,“神圣”的职业必须要干好“神圣”的事情,于法、于情、于理,都要让人民群众满意。   “韩庭长办案质量非常高,把握的点非常准,经他手的...[详细] 时间:2010-06-24 02:46查看:84次标签:

  •   30年来,这位农民默默照顾着家门口那段沧桑的长城,因为他挚爱这里的一切。他会因丢掉几块城砖而愤怒,也会因一块牌匾的失而复得喜极而泣。他常常说:“我是长城的儿子。”  八达岭镇石峡村一位朴实的农民,年过花甲的他...[详细] 时间:2010-06-24 02:46查看:79次标签:

  •   一位有着剑胆琴心的好警察,联合国维和荣誉勋章和中国维和警察荣誉奖章获得者。有人称他是“过江龙”,有人比喻他为“飞毛腿”,他脚下生风的追赶,就是对犯罪分子的最大震慑。  初冬的一个清晨,天光微蒙,寒气袭人,弥漫...[详细] 时间:2010-06-24 02:45查看:112次标签:

  •   从小鲁庄到龙聚山庄,从“独臂支书”到全国劳模。赵凤利,这位临危受命的共产党员,变卖自家奶牛搞企业、带着村民走南闯北揽工程,在一个穷得叮当响的烂摊子上,建成了资产超过3亿元的新农村。  说起龙聚山庄党支部书记赵...[详细] 时间:2010-06-24 02:44查看:54次标签:

  •   珍珠泉乡每座山头都有他的足迹,每段畅通的电视信号,都凝聚着他的汗水。曹仲生,26年如一日,悉心呵护山区“脆弱”的通讯信号。村民们甚至夸张地说,老曹就是我们“永不消逝的电波”。  “十一”长假,当其他人都在享受...[详细] 时间:2010-06-24 02:44查看:62次标签:

  •   看病难,山里人看病更难。然而,四海、珍珠泉地区的人们并没有这种感觉。因为,在他们身边,有位20年如一日往山里送医、送药、送健康的“白衣天使”。他,就是唐树林。  自1978年到四海中心卫生院放射科工作,唐树林...[详细] 时间:2010-06-24 02:43查看:89次标签:

  •   八月的一天,烈日当头。    忙里偷闲的郭月华来到村民窦永清家――    “大娘,这是我做的节水节电小常识宣传单,给您一份。”    “看你,想...[详细] 时间:2010-06-24 02:42查看:38次标签:

  •        闫翠娥今年60岁,担任柳沟村妇女主任11年,她是柳沟民俗的发起人之一。2003年,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她组织村妇女办起了民俗,推出了特色民俗“火盆锅--豆腐宴”,目前,全村80多家农户办起了民俗户,700多名妇女...[详细] 时间:2010-06-24 02:42查看:52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