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全文播发了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第一章的题目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何在阐述依法治国的问题上,中共特意加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八个字?这决不是在套词汇...[详细] 时间:2014-10-31 09:51 查看:480次标签:依法治国中国欧美法治道路
在依法治国中坚持党的领导,就更要厉行从严治党。党的奋斗目标越宏伟、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严字当头、从严治党。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党面对四大考验:长期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详细] 时间:2014-10-31 09:33 查看:116次标签:从严治党法治依法治国
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里,他就《决定》中需要说明的十个重大话题进行了详细说明。其中第一个问题,就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因为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也“规定和确保了中国特色...[详细] 时间:2014-10-31 09:10 查看:288次标签:依法治国决定四中全会习近平法治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一方面我们取得了很大成绩,另一方面机遇和风险并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加强法治国家建设,构建系统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详细] 时间:2014-10-31 09:00 查看:89次标签: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需要高水平的智库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发出中国的声音,贡献中国智慧。加快建设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智库势在必行。...[详细] 时间:2014-10-31 08:54 查看:234次标签:智库中国国家治理科研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重大意义和司法领域重大举措。...[详细]
时间:2014-10-30 21:02
查看:125次
标签: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四中全会《决定》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一个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篇章,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举措,是中国共产党对法治国家理论和执政兴国理论的重大贡献,同时也表明了执政党对治国理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当赋予...[详细] 时间:2014-10-30 14:09 查看:743次标签:四中全会依法治国法治中国
具有“问题意识”,是第一个重要特征。领导干部首先是要解决问题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和执政风格上,在积极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时,总是强调“问题意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和总目标的“中国梦”,可以说是围绕“中国向何处去”这个事关全局的根...[详细] 时间:2014-10-30 13:50 查看:529次标签:习近平理论问题意识四中全会决定
目前,我国已经颁布并实施了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多部民事单行法律,民事法律体系已经相对完备,但缺乏整合,容易造成“同案不同判”等现象。以消费纠纷为例,适用的法律可能会有合同法、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依据不...[详细] 时间:2014-10-30 13:32 查看:74次标签:民法典全会决定四中全会法律法治
国有国法,党有党纪。以宪法为核心的国法是国家要求全体公民必须遵守的法律制度,以党章为核心的党纪是党要求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党内规矩。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详细] 时间:2014-10-30 13:31 查看:43次标签:国法四中全会全会决定法治党纪
四中全会不仅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而且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具体的工作任务,这就是要致力于推动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以及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详细] 时间:2014-10-30 13:18 查看:94次标签:四中全会法治法律立法
正是古田会议,第一次以决议的形式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第一次阐明了军事与政治、军事机关与政治机关的关系,第一次明确了党的组织、教育和宣传工作的制度方法……...[详细] 时间:2014-10-30 13:12 查看:99次标签:古田会议精神官兵改革
法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集体记忆的体现,是社会文明的载体。过去30多年我们让人民富起来,未来30多年要让人民、国家、政府文明起来,这更难,也更重要、更根本。...[详细] 时间:2014-10-30 13:02 查看:157次标签:依法治国四中全会宪法
习近平常说,“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要“常怀忧患之思,常念人民之托”。在福建工作时,他积极倡导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在改革发展、改善民生、改进作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实践,在造福福建人民的同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理论和精神财富。...[详细] 时间:2014-10-30 11:16 查看:231次标签:习近平福建群众路线记事教育实践
随着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全面展开,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部署后,如何把依法治国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来考虑、来谋划、来推进,成为党中央议事日程中的重要内容。
...[详细]
时间:2014-10-30 10:03
查看:777次标签:依法治国全会决定法治十八届四中全会习近平讲话
放眼世界,根据本国的文化和传统,设立纪念宪法的纪念馆或宪法节日,是很多国家的通行做法,目的都在于向社会传播宪法精神,用宪法凝聚社会共识、激发公民责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焦洪昌表示,宪法宣誓制度目的在于培养领导干部对宪法的忠诚。...[详细] 时间:2014-10-30 09:35 查看:1025次标签:四中全会决定依法治国立法习近平
民富国强是每个国家的追求,也是每个社会成员的期盼。不过,社会主义对富强的价值诉求不同于资本主义对财富的追逐。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详细] 时间:2014-10-30 09:27 查看:50次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济学生产
2014年10月23日公布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强调的以下四点,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利于从内外兼修的角度,直接推动司法公正。...[详细] 时间:2014-10-30 09:24 查看:302次标签:司法现代化国家法治四中全会
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颜晓峰认为,《决定》提出这个总目标,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是《决定》的纲。...[详细] 时间:2014-10-29 15:46 查看:126次标签:保障社会司法公正法治
习近平在说明中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辛鸣教授指出,无论从法治理论的规律性认识,还是从依法治国17年的经验来看,没有党的领导,就不能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详细] 时间:2014-10-29 15:39 查看:191次标签:习近平全会决定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