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详细] 时间:2014-10-16 09:48 查看:868次标签:依法治国路线十八届四中全会治国理政
有法可依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现在要解决的是有法必依的问题。自“依法治国”理念提出以来,我国法律体系逐渐完善,十八大前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构成,因此,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何才能做到“有法必依”?这就是四中全会要解决的问题,制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路...[详细] 时间:2014-10-16 09:45 查看:243次标签:十八届四中全会“有法必依”依法治国
习大大喜爱传统文化、国学功底深厚也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在讲话中他时常引用古典名著,并把儒家思想中的许多内容视为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但这并不代表习大大保守,相反,通读讲话就会发现,这是一位思想开放、视野宽广、胸襟开阔,有吸收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勇气与智慧的...[详细] 时间:2014-10-16 09:17 查看:210次标签:习近平文艺座谈会讲话超规格传统文化
从新一届中央领导层上任以来掀起的反腐大幕,层层推进,后至周永康被查,破除“刑不上常委”的潜规则而达到高潮。因而,顺势强化全党的依法治国理念,也是顺理成章。一位法学学者猜测,鉴于十八大以来最高领导层的作风,这次会议或将向外界郑重宣言,法律是中国政治生活的准绳,任...[详细] 时间:2014-10-15 14:58 查看:309次标签:看点盘点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资本市场
“故事”的传播图式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分析工具,今天我们所讲述中国故事其实际效果与我们预期存在着较大差距,可以说有其客观原因,更有我们主观方面的问题。有“略”不够、“术”不精的问题,也有“软”的偏软、“硬”的不硬的问题。...[详细] 时间:2014-10-15 14:56 查看:150次标签:中国故事话语权体系国际沟通国家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坚持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同努力适应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关系。新中国成立65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我国民族关系总体是和谐的,我国...[详细] 时间:2014-10-15 14:36 查看:66次标签:民族问题中国特色多民族“八个坚持”习近平重要讲话
从严治党是依法治国的保证,因为我们党是执政党,怎么落实依法治国呢?首先要管好党的干部。干部首先要遵法、守法,这样才能依法治国。...[详细] 时间:2014-10-15 14:31 查看:313次标签:从严治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姚桓依法治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讲到,活动开展以来,党的作风虽有所好转,“四风”问题有所收敛,但树倒根存,有些是在高压态势下取得的,仅仅停留在“不敢”上,“不想”的自觉尚未完全形成。如何培养这种“自觉”?在全社会培育一种以“忠于职守”为核心价值...[详细] 时间:2014-10-15 13:59 查看:69次标签:紫光阁行政文化群众路线四风
进入21世纪,学习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有了新的内涵和深度,这就是赋学习以“型”。“学习型”第一次出现在我国的政治生活,是在2001年5月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江泽民提出21世纪的中国致力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详细] 时间:2014-10-15 10:27 查看:44次标签:“学习大国”理论特质实践意义
拉美的第一次民主化浪潮从独立战争爆发开始,经历了一个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政治西化高潮到军阀混战的无政府状态,最后转变为考迪罗和寡头独裁统治的过程。拉美的第一波政治西化进程显然是一个失败的过程。...[详细] 时间:2014-10-15 10:25 查看:56次标签:政治西化
在“两极相联”的意义上,矛盾双方是同一矛盾关系的两极,作为矛盾一方的对立面的另一方是前者自己所建立起来的对立面,是前者自否定的产物,由此才造就了事物的发展和矛盾运动。...[详细] 时间:2014-10-15 10:23 查看:65次标签:辩证地看问题”“辩证法”同一矛盾关系
“利益固化”和“思想僵化”是一对孪生兄弟。思想观念的僵化主要是受到狭隘利益的掣肘,利益固化的藩篱往往又助推一些人思想僵化。因此,解放思想的首要任务,就是超越狭隘利益的局限性。面对新一轮改革,我们“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详细] 时间:2014-10-15 10:21 查看:93次标签:单向整体突破中国改革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正在有序推进。没有不折不扣的落实,再美好的顶层设计也只是海市蜃楼,再详尽的路线图也终是口上之惠。“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如果仍有人不主动戒除“改革拖延症”,贻误时机,失了人心,那就不妨像治理腐败一样,治理这种“软腐败”。让倾心改革者有干事创业...[详细] 时间:2014-10-15 10:19 查看:55次标签:“改革拖延症”“软腐败”顶层设计全面深化改革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和平发展战略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从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来看,发展是安全的基础,通过发展让安全建立在强大实力基础之上,这样的安全才是可靠的安全。...[详细] 时间:2014-10-15 10:10 查看:46次标签: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危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2014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文件稿提请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详细] 时间:2014-10-15 10:08 查看:99次标签:特别关注大事记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
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详细] 时间:2014-10-15 10:02 查看:245次标签:名句古文经典习近平讲话从严治党
道路问题最根本,事关国运兴衰和人民福祉。上世纪90年代,站在杨浦大桥桥头,望着改革开放大潮激荡下的新上海,邓小平同志感慨:“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对党领导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成功走出的中国道路,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并不断拓展延伸。...[详细] 时间:2014-10-15 08:54 查看:172次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刘奇葆中国道路制度文明人民民主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苏联解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乱史灭国的轨迹,看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所造成的严重危害。我们要认真汲取这一沉痛的历史教训。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东弱西强的国际格局将会持续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西方反共势力的渗透活动一刻也不会停止,而且国内也还存在...[详细] 时间:2014-10-14 12:59 查看:174次标签:底牌历史虚无主义者梁柱
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详细] 时间:2014-10-14 12:54 查看:393次标签:习近平讲话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苏联解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乱史灭国的轨迹,看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所造成的严重危害。坚持唯物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将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揭穿历史虚无主义制造的种种谎言和迷...[详细] 时间:2014-10-14 11:03 查看:376次标签:历史虚无主义实质危害唯物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