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民主专政,是新中国立国之本、建设和发展的力量之源。新中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从人民民主专政的由来与内涵不难看出,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中国化,也可以概括为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详细] 时间:2014-10-14 10:00 查看:99次标签:人民民主专政民主专政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最强有力的基石,离开了党的领导,共同富裕就是海市蜃楼。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强调共同富裕问题,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详细] 时间:2014-10-14 09:32 查看:190次标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人民当家做主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三个概念当然不完全一样。法治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核心内容就是如何实现市场管理的法治化。...[详细] 时间:2014-10-14 09:20 查看:331次标签:法治中国建设立法十八届三中全会法治政府
梁振英说:“香港是我们的家,香港是尊重法治、多元和包容的社会,表达意见一向是在法治、和平与有序的情况下表达。我与特区政府全体同事一定全力维护香港的安定,保证大家的权利发展香港的民主。”...[详细] 时间:2014-10-13 14:06 查看:7580次标签:香港占中事件戴耀廷梁振英法治
首先要认清,香港是中国的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不是“化外之地”。一些反对派与境外势力打成一片,企图把香港往街头暴力、“颜色革命”的路子上引,是打错了算盘。且不说要爱港爱国,起码不能卖港卖国,这没有例外。...[详细] 时间:2014-10-13 13:58 查看:123次标签:香港占中事件“一国两制”颜色革命
习近平在多个场合论及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其中今年6月,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他发表题为《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致辞。在这篇近2800字的讲话中,习近平9次提到新型大国关系,显示对这一外交思想的重视。...[详细] 时间:2014-10-13 13:42 查看:262次标签:习近平国际关系中国智慧外交理念
从逻辑上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法治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评判指标,同时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的必要条件。...[详细] 时间:2014-10-13 13:18 查看:250次标签:国家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法治化社会主义建设
专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提出“对各级各部门党组织负责人特别是党委(党组)书记的考核,首先要看抓党建的实效,考核其他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也要加大这方面的权重”,这是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强烈信号,必将对党员领...[详细] 时间:2014-10-13 11:01 查看:230次标签:习近平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严治党
习近平“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有着更为具体的战略支撑,即“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外界分析,这无疑是从中亚、南亚两个方向上串起中国与周边利益的纽带,把中国的发展与各国的战略需求对接。...[详细] 时间:2014-10-13 11:01 查看:58次标签:习近平外交务实新型大国关系
一个国家和政党投资执政话语这种公共产品,并不是没有收益的。恰恰相反,收益极高,它减少了上下层的观念摩擦以及群众因思想冲突导致的社会能量的损失,使政治决策过程和运作过程简单明了。...[详细] 时间:2014-10-13 10:58 查看:179次标签:改革开放执政话语体系创新
当下中国,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切实防止出现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现象,正在成为新常态。...[详细] 时间:2014-10-13 10:56 查看:632次标签:十八大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习近平重要讲话依法治国
在讨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候,不能仅限于依法治国本身,还应该涉及依法治国的外延,应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都严格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精神,切忌仅仅局限于社会建设,尤其是局限于保持社会稳定。...[详细] 时间:2014-10-13 10:54 查看:338次标签:王利明李慎明徐显明依法治国
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对而言,治理体系好建立和完善,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则是一个艰巨的过程。这个治理体系中,内在地包含着法治体系。这个治理能力,更是迫切呼唤法治素养。缺了法治这一环,国家治理现代化不可能实现。...[详细] 时间:2014-10-13 09:01 查看:369次标签:十八届四中全会顶层设计依法治国国家治理
颜色革命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却要借助和裹挟单纯的热血青年(尤其是大学生),利用和绑架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追求。颜色革命的卷入者许多是善良而无辜的,最终却沦为棋子甚至牺牲品。当然,“领袖人物”和骨干分子或可得到安置和封赏。...[详细] 时间:2014-10-13 08:57 查看:69次标签:颜色革命“占领中环”香港政治对抗
去年,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发表讲话,首次从战略高度明晰了中国形象的独特内涵——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向社会各界明确了一个久被忽视的原则——与传统西方大国相比,中国的国家形象必须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详细] 时间:2014-10-13 08:55 查看:42次标签:“习式外交”零和理论繁荣共进国家形象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只有从严管党治党,才能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对我们这样一个有八千五百多万党员、在十三亿多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党,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松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详细] 时间:2014-10-12 21:32 查看:233次标签:习近平从严治党习近平讲话
当默克尔从李克强手中接过那只精巧的“鲁班锁”时,一个再显著不过的信号,经由两国总理的动作和笑容释放出来:全球最大制造国与最精良制造国之间的合作,令人期待。...[详细] 时间:2014-10-11 15:05 查看:889次标签:李克强鲁班锁默克尔
参加“占中”的青年中有些人是因为香港社会向上流动空间萎缩、一时看不到前途而发泄心中无名怒火,但这番闹腾,会不会形成“政治动乱——就业机会流失——青年动乱倾向加剧——就业机会进一步流失”的恶性循环呢?...[详细] 时间:2014-10-11 14:05 查看:178次标签:香港“占领中环”特区政府中央政府
中国复兴以及中国发展模式的出现,对于世界而言是一场石破天惊的历史巨变。在过去300年的人类历史中,只有四个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可与中国崛起相比拟:一是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二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三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四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崛起。...[详细] 时间:2014-10-11 13:58 查看:189次标签:世界格局中国道路全球治理方式中国复兴
中国今天要做的也是维护、改革和完善自己已经建立起来的秩序,特别是政治和社会秩序,但不是富人主导的秩序,而是由普通人参与并建立一种使大多数人受益的政治和社会秩序。...[详细] 时间:2014-10-11 13:57 查看:202次标签:中国的比较优势政治和社会秩序组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