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政府政策透明,是依法治国执政理念的内在要求。让权力运行透明,是建设现代法治政府的应有之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打造“透明”政府上不断探索跨越,力促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详细] 时间:2014-10-22 08:58 查看:136次标签:述评权力法治政府依法治国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改革与法治出现不和谐甚至冲突的情况是正常的。我们应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妥善处理好改革与法治的关系。...[详细] 时间:2014-10-22 08:54 查看:105次标签: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中国梦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问题。……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应该是保证法律实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有了法律不能有效实施,那再多法律也是一纸空文,依法治国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详细] 时间:2014-10-21 14:26 查看:321次标签:习近平依法治国
要彻底公开相关的违规和处理情况,既不能含糊其辞、遮遮掩掩,也不能为今后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预留想象空间。旧物再利用,并不意味着认可当初的决策,更不能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只要风头过去、处理完毕,就可以坐下来享用这样的“政绩工程”。...[详细] 时间:2014-10-21 14:14 查看:141次标签:“政绩工程”政府勇气智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推进依法治国要重视以德治国的辅助作用。法治是靠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来规范人的行为,调节人际关系,重点是群体文明和规范;而德治是靠道德的说服力、劝导力、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规范人的行为,专注于构建个体文明,通过榜样的力量提高文明程度。...[详细] 时间:2014-10-21 14:08 查看:277次标签:依法治国协同关系法治建设顶层设计
当代知识分子面对的并非一个理想中国,而是一个复杂的现实中国。国家在现代化的路上疾跑,并带着沉重的问题和负担进行转型。腐败需要铲除,社会不公需要解决,民生要发展,环境要治理,此外法治需加强,民主要推进,这些没有一样是轻松的任务。中国这么大,不时有分离主义势力兴风...[详细] 时间:2014-10-21 14:05 查看:188次标签:知识分子使命民主国家现代治理
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快慢和建设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决策和治理方法是否科学和合理。因此,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政府主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职能尤为重要,只有政府职能不断转变和政府治理不断创新,才能调动社会非政府组织、企业等各界力量参与到城镇化的进程中来,才能有...[详细] 时间:2014-10-21 14:03 查看:246次标签:政府治理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在党建方面表现出全面性、系统性、有决心、有勇气四大特点。突出体现了现代执政理念,约束权力,提出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主动回应老百姓的诉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详细] 时间:2014-10-21 13:58 查看:411次标签:习近平成绩单从严治党反腐败
代表法第二条第三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代表法的这一规定,是要求各级人大代表都要代表人民的整体利益和统一意志。这从法律上解决了代表利益身份问题...[详细] 时间:2014-10-21 10:11 查看:76次标签:人大代表利益
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详细] 时间:2014-10-21 09:49 查看:155次标签:法治国家治理体系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详细] 时间:2014-10-21 09:38 查看:294次标签:法治政府依法治国简政放权权力关进“笼子”
当代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在法治精神、法治思维的指引下,运用法治的方式推进。具体地说,党和政府出台的每一项改革措施,都必须纳入法治的轨道,寻求法律的根据,寻求立法的程序,寻求法律解决的方法。一言以蔽之,只有通过依法治国,才能更好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详细] 时间:2014-10-21 09:25 查看:667次标签:依法治国改革许耀桐
“法治中国”作为政治命题,具有综合性、历史性与动态性。用中国概念来表述法治时,必然包括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地区,是中国概念的完整表述,也是国家统一体的现实和未来法治凝聚力的表明。尽管台湾和大陆尚未统一,但一个中国范围内的法治是大家共同分享的价值,也是增强民...[详细] 时间:2014-10-21 09:24 查看:143次标签:意义法治中国依法治国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关键是我们把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始终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详细] 时间:2014-10-21 09:22 查看:195次标签:习近平法治观反腐改革依法治国
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是保障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家有关监督机关要担负起宪法和法律监督职责,加强对宪法和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坚决纠正违宪违法行为。...[详细] 时间:2014-10-21 09:19 查看:175次标签:依宪治国宪法法治国家
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过程中,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提升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为此,习近平同志指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是管方向、管政策、管原则、管干部,不是包办具体事务,不要越俎代庖,领导干部更不能借党对政法...[详细] 时间:2014-10-21 09:15 查看:219次标签:依法治国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国家治理体系
十八大以来,中国反腐败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到2014年7月底,中国掀起了1949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反腐败运动,近6.3万名党政官员被查处,其中包括30余名非常高层的人物,近70名受到调查的官员自杀。到10月份,已经有6名正部长级高官被查,更有周永康、徐才厚、苏荣等...[详细] 时间:2014-10-20 15:22 查看:253次标签:公约数法治改革国家治理体系
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实际上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势,破除传统的路径依赖,把中国的改革纳入法治的轨道。它的重要意义就在于,真正实现“把权力关进笼子里”。今后各级政府不得以改革的名义损害公民基本权利,各级党政机关都必须自觉地按照国家的法律规范推...[详细] 时间:2014-10-20 15:21 查看:164次标签:行政主导立法模式历史
民主与法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法治最基本的意义,就是法律是国家治理的最高权威,任何个人和组织都没有超越法律的权威。这样一种法治,只有在民主政治条件下才能实现。民主不仅是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详细] 时间:2014-10-20 12:53 查看:292次标签:俞可平依法治国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首要的是提高依宪治国、依法治国和国家依法治理的能力,提高实施宪法和法律、执行各项制度的能力和水平。...[详细] 时间:2014-10-20 08:59 查看:248次标签:法治国家治理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