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战略和周边外交对巨型中国永远紧要,无论古代、现代、当代和未来都如此。这是中国对外事务的重中之重。当代中国是个有多方面对外基本需要的巨型国家,对外政治、战略、外交关系决不能只有对美这一个重中之重,而是必须有对周边和对美两个重中之重,否则中国对外政策和战略就会...[详细] 时间:2014-09-28 14:31 查看:92次标签:大国关系宏观思考
在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各级党委,首先是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密切注视和深入研究思想战线的形势和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改进这条战线的工作。...[详细] 时间:2014-09-28 12:54 查看:497次标签:邓小平特稿思想理论工作社会主义
争夺话语权、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规则制定权、文化领导权等“软权力”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作为这场“无硝烟战争”的参与国,基于国际、国内各种压力,中国被推到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意识形态建设面临诸多挑战。...[详细] 时间:2014-09-28 10:04 查看:364次标签:党刊意识形态领域突出问题文化领导权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尤其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开拓创新的历史担当和充满战略思维的智慧。这也是我们对全面深化改革一定能取得成功的信心所在。...[详细] 时间:2014-09-28 10:04 查看:73次标签:实效全面深化改革机构改革
在党与人民的关系问题上,邓小平认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站在群众之上”;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党的组织、党员和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详细] 时间:2014-09-28 10:03 查看:50次标签:邓小平人民主体思想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满目疮痍,到如今世界瞩目,中华民族走过了别的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详细] 时间:2014-09-28 09:59 查看:59次标签:能量改革中国梦
纵观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行政体制改革渗透于五位一体的体制改革之中,内涵更加饱满,内容更加聚焦,措施更加具体,使政府治理的基本内容更为系统、清晰,从中也可窥见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走向。...[详细] 时间:2014-09-28 09:56 查看:60次标签:行政体制改革简政放权
习近平强调,对于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我们绝不会容忍。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台独”之路走不通。我愿再次重申,我们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无论是谁,不管以前有过什么主张,只要现在愿意参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我们都欢迎。 ...[详细] 时间:2014-09-28 09:55 查看:73次标签:习近平港澳台工作中国梦
总书记的殷切关怀和热情话语,如阵阵暖流涌进在场每个人心里。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龚海华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场景:“总书记说,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详细] 时间:2014-09-28 09:25 查看:48次标签:习近平党中央总书记少数民族纪实
生态文明建设源于对发展的反思,也是对发展的提升、对工业文明的超越。十八大以来,党从文明进步的新高度重新审视中国的发展,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详细] 时间:2014-09-28 09:18 查看:42次标签:共和国中国绿色发展
习总书记深刻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做样子的,应该是全方位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个方面的,应该是全国上上下下都要做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一级的。因此,必须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确保协商民主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详细] 时间:2014-09-28 09:12 查看:108次标签:社会主义制度民主政治制度政策慎海雄
从1949年建国到1956年建立起一个高度集中的制度,可以说是矫枉过正,而矫枉必须过正。“矫”的是前一百五十年的“枉”——那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能够治国,到1956年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全国范围内,除了台湾还没解放,香港、澳门还没收回,不再有割据势力。中国一百五...[详细] 时间:2014-09-26 13:38 查看:432次标签:国家治理国家能力
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既是社会公众自下而上合理、合法表达愿望和诉求的过程,又是国家自上而下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过程。...[详细] 时间:2014-09-26 13:24 查看:82次标签:秩序活力平衡利益表达
持“中国战略意图不定论”观点的人大概有两个出发点,要么是看不清中国的发展大势,陷在“国强必霸”的思维窠臼里盲人摸象;要么是在事实面前闭起了眼睛,刻意误读中国的战略意图,挑起一些国家对中国发展的疑惧,为迟滞中国发展而有意为之。...[详细] 时间:2014-09-26 09:50 查看:27次标签:钟声中国战略意图
做好宣传思想工作,需要在理论上、笔头上、口才上或其他专长上有“几把刷子”。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刻苦练就“内功”,才能在复杂的斗争中赢得主动。...[详细] 时间:2014-09-26 09:45 查看:240次标签:斗争理论
如果狭义一点理解,可以将当代中国政治精英限定为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通过入党和公务员考试只是跨入了后备军的大门,要想成为领导干部,还需要通过更复杂的过程。...[详细] 时间:2014-09-26 09:40 查看:215次标签:中国精英政治方式
依法治国,要落实党的依法执政方略。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这就要求党必须实现执政方式的转变,要明确党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不能拥有任何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详细] 时间:2014-09-26 09:39 查看:388次标签:路线图中国法治十八届四中全会
全国政协委员蔡冠深在会面后表示,习主席讲话透露出几点重要意义:一是中央对香港的方针政策没有变,以后也不会变,让香港人放心;二是“一国两制”对香港很有利;三,关于普选问题,希望大家明白国家有国情,香港有区情,香港是中央的特别行政区,所以要考虑国家立场。...[详细] 时间:2014-09-26 09:30 查看:253次标签:方针政策香港中央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一项神圣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保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连续性基础上,准确把握两岸关系发展大势,就台湾问题和对台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许多富有创见的新理念新观点新要求,引...[详细] 时间:2014-09-26 09:29 查看:49次标签:两岸关系和平历史
法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以法律保障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要求。完备的法律体系,不仅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成熟的标志,也是依法治国的基本前提。...[详细] 时间:2014-09-25 14:43 查看:3577次标签:依法治国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