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防治(3)

核心提示:我们中国有教育穷孩子的经验,没教育富孩子的经验。有教育多子女穷孩子的经验,没教育独生子女富孩子的经验。富家孩子有三大心理需求:一是被尊重,二是被需要,三是希望别人能倾听和理解他。在发达国家没有素质教育,美国就没有。他们认为,孩子只要心理健康,长大一定是个好公民,一定是个爱国主义者。

第二个是完美主义的父亲。我们很多白领阶层都有完美主义的倾向。完美主义的人到家以后,对孩子好指点,好指挥,好命令。无论孩子做什么事他都看不顺眼。有些完美主义的父亲完全忽视孩子,这样的父亲一回到家就喝自己的茶,看自己的报纸,旁若无人的样子。孩子一说话,就是去去去,上一边去,爸爸看电视呢!还有一些完美主义的父亲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父亲不是跟孩子交朋友,而是爹就是爹,爹就是老大。军人和公安局的家庭最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我接触过一个河南省公安局长的孩子,他一听到父亲汽车的声音就哆嗦。孩子的父亲认为孩子见了他就哆嗦,就害怕,这是做父亲的权威。有一天,孩子骑丢别人的电动车后,不敢跟父亲说,可又没钱还,他就想去偷。在偷的过程中,正好赶上这家把攒来装修房子的五万块钱放在抽屉里,被他发现后就拿走了,这就触犯了刑法。把他抓到他爹的公安局后马上就放了出来,应该说没事了吧。但是,学校有学生叫他小偷,弄得他不敢上学,最后又产生了自闭。所以,孩子恐惧家长,不敢跟家长说实话,就是这种父亲给造成的。

 为什么父爱的缺失会造成孩子这样呢?从心理学上讲,妈妈给予孩子的是善良温柔,而父亲要比妈妈给予孩子的东西多,任何再伟大的母亲都不能像父亲那样,给予孩子勇气、精神动力、权威和规则、社会适应性、人格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父亲榜样的力量也是母亲做不到的,孩子也只能从父亲那学到这些东西,特别是女孩子更需要从父亲身上得到这种力量,就不容易早恋,就是将来找对象也会参照合格的父亲来找。伟大的法国心理学家就说,成功的孩子都是看着父亲的项背长大的。父亲对孩子的影响,特别是七岁以后的影响,是深远的,长久的。

所以,我们女同志一定让孩子的父亲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中来,特别是离了婚的女同志更不能在孩子面前说他父亲是罪恶的。我遇到这样一个家庭,男的有点外遇,女的带孩子时给儿子灌输的都是说他爹是大流氓或道德败坏。我们知道,孩子统一的人格是父母两个人给的,你把父亲给去掉了,这样孩子心理能正常吗?所以,即使他爹再坏,我们在孩子面前也要说爸爸还是有很多优点,还是不错的。这样讲,对孩子起码不会起副作用。

还有一些父亲,把在工作上的辛苦、烦恼和不幸带回到家中,对老婆孩子发泄一通;也还有暴力型的父亲,经常打骂孩子,使孩子产生一种愤恨和偏执。偏执的孩子还会有反社会性的人格,这样的孩子没地方发泄在家中的怨恨,就会到社会上欺小凌弱。可以说,经常爱打架和冲动的孩子,肯定在家挨打多。

九是父母不要忘记自己角色的转换。人的一生有两种角色,一个是情感角色,一个是社会角色。到我们基地接受治疗的,不少都是老师的孩子。有一天,一对湖南中学的老师来我们那里看孩子。还说他们百思不得其解,把别人的孩子教育得很好,有的都上了名牌大学,可把自己的儿子管成这样子了,更不知为什么管不了。孩子的父母要我给他们“号脉”,两人都是特级教师,妈妈在孩子面前还曾有两次割腕。他们说,因为对孩子管不了,所以就只好当孩子面割腕,相反,现在孩子更不理她了,他们异常的痛苦。我说,你们到家后对孩子是不是还是像对待自己的学生那样教育管理,他们说是的。他们还说,孩子要是学习差了,当老师的多难看。还有一个家庭,母亲在我面前哭诉说,孩子的父亲是个经理,到家后对她和孩子就像经理对职工那样,都是用命令式的口吻。这两个家庭的问题是一样的,都是把职业的特点应用到教育子女的方面,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压力,甚至崩溃。我们教师家庭容易出问题,是因为孩子原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就很紧张,到家后还不能玩玩和放松一下,老是这样紧绷就容易出问题。所以,我们无论在单位干什么,当多大的领导,到家就是普通家庭成员,要给孩子人间的温暖,与孩子进行情感的交流。再一个就是家庭角色转换,父亲不论干什么,在家中与孩子、老婆应都是朋友,以朋友式的方式对待他们。

人类百万年的进化使人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角色。父亲有父亲的角色,母亲有母亲的角色,孩子有孩子的角色,这个角色千万不能发生混乱。在心理学上,家庭关系是等腰三角形的,它既不偏重于母亲,也不偏重于父亲,是等腰的。家庭关系是等腰三角形的,这个家庭也就是和谐的。我们很多家庭,母亲带着孩子长大,孩子就和妈妈的关系非常近,父亲因工作经常不在家,孩子与爸爸的关系就很疏远,等腰三角形变成了斜三角形。在心理学上,这就叫俄第普斯现象。这样家庭的孩子,恋母情结特别重,也就不容易独立出去,特别是单亲家庭就更严重,家庭形成了像蚕一样和母亲裹在一起的蚕包现象。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特别是到了14至16岁,爸爸经常不在家时,母亲在无形之中既会把孩子当儿子,从心理方面还会把孩子当作她的丈夫来看待,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理错位。比如,我们经常能听到有的母亲对孩子说,你肩负着你爹的重任。

十是父母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和谐的家庭就像演杂技一样,如同父母在孩子的腰间系了一个安全绳,孩子有安全感。当父母经常吵架的时候,家庭就不和谐了,孩子不仅没有安全感,而且非常容易情绪化。孩子对父母吵架大多都很敏感。有的母亲经常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思想,说父母吵架或关系不和都是因为他,这样孩子每次见父母吵架时就会怨恨自己,心里产生一种负罪感和罪恶感。更危险的是,有的母亲不经意说一些让孩子蔑视生命的话。比如说“我都不该让你出生,要是没有你,我就可以怎么好了”等伤孩子心的话,还有的把自己婚姻的不幸、生活的困难怪罪于孩子,这无疑会使孩子对生命产生蔑视。据了解,凡是自杀的,都与这种语言有关系。再一个就是,父亲往往容易把由于工作上的压力、与领导关系的不和、家庭经济的困难等产生的情绪带到家庭生活中,老婆孩子成了出气筒,孩子成了最大受害者。在家庭系统里面,父母是最强大的,孩子是最弱小的。所以说,每当家长生气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感受。另外,父母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如果确实避免不了,也最好不要让孩子知道。给大家举个例子,说有一个老先生,在单位挨经理的骂后,窝了一肚子火,却不敢跟经理理论,回家后没头没脸骂了老婆一顿,因为他有暴力倾向,所以,老婆也不敢惹他。老婆因此不高兴也需要发泄,见儿子一回家就骂了他一顿。儿子气不过,不敢惹他爸妈,就朝家里的狗踢一脚撒气。狗从屋里向外蹿时,一口咬了正好从门口经过的爸爸。这就是我们常见的不良情绪,他是传递的,也是传染的。所以,我们在家里要有个好心态,这个家庭就会和谐。如果把你的情绪强加给孩子,孩子在学校也就情绪化,好几天都会在那苦思冥想,上课也就注意力不集中,出现开小差现象,学习就不用说了。再一个,父母要帮助或教育孩子如何缓解压力。比如,可以带孩子去唱歌、听音乐、跑步等,孩子的情绪就可以得到释放。

中国有一个传统文化,就是强调忍,硬性控制情绪。如什么男人有泪不轻弹,这是错误的,我们应向西方人学习学习,只要有情绪就释放,该哭就哭出来。中国男人为什么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多?都是压抑的。哭是清洗心灵垃圾的一种最好方法,在心理学上很重视这个。可以说,没有哭死的,只有气死的。记得小时候,父母打我们时还不让你哭,你说多残忍啊!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时,该哭的时候就让他哭,发泄出来就好了,他的注意力也就集中了。

最后,讲一讲如何规划孩子的职业生涯。从初中阶段起,家长就应该对孩子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据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有80%的是只知道天天学习过日子,没有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在他们看来,上大学就是到顶端了。所以,我们家长还要帮助孩子做好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的职业规划。我相信,只要我们教育培养出一个智商、情商、抗挫折能力都比较强的孩子,他也一定会成功成才。

(报告人系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中心主任

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