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加强侦查飞行是因为,俄罗斯对格鲁吉亚在这个地区军事部署的动态已经有所警觉。
现在的问题是,格鲁吉亚事态发展到目前的状态,西方国家对格鲁吉亚的支持是雷声大、雨点小,几乎是没有支持,连对俄罗斯进行制裁的提议都没有,大家都在那儿痛斥俄罗斯,包括美国副总统切尼到格鲁吉亚访问,当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外交姿态,他说俄罗斯是一个野蛮的、残暴的国家,但美国对俄罗斯任何的经济制裁提议都没有。现在格鲁吉亚总统非常悲哀,他本来是想通过这样一个军事行动,一举结束格鲁吉亚的分裂状态,但结果在军事上遭到惨败。他在外交上又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包括跟俄罗斯断交,继续参加北约的会议,提出各种各样的诉求,拿出各种各样的俄罗斯在事前侵犯格鲁吉亚能控制地区的证据,但始终得不到西方国家实质性的援助和支持。这是他的困境。
我看这位总统将来的政治地位不会维持太久,因为现在他要解决的内部矛盾很多,包括军队都认为他是在进行军事冒险。你决定发动这场战争,就是在进行冒险,就是赌俄罗斯不敢出兵,就是赌西方国家会支持你,因为你的军事力量根本不够。本来1991年跟南奥塞梯打,就没有打出结果来,结果是损兵折将,签了一个协议。那个时候南奥塞梯就已经宣布独立了,虽然谁都不承认它,它自己称自己是一个国家,连俄罗斯都没有承认。最后联合国通过一个协议,通过停战、谈判来解决南奥塞梯的地位。1993年又跟阿布哈兹打,又没有结果,这才有了长期停战的局面,持续了十几年。你现在有什么资本,获得什么样的支持来进行这场军事冒险?
虽然欧盟、北约的各种各样的会议,也包括美国官方的声明都在强烈要求俄罗斯尊重格鲁吉亚的主权与领土完整,但俄罗斯在战争结束以后采取了坚决的行动,俄罗斯宣布承认南奥塞梯是独立国家,宣布承认阿布哈兹是独立国家,现在准备派大使同这两个国家建交。跟进的有白俄罗斯。国际社会都在观望,用武力的方式造成现在这样的结果,按照目前国际社会的基本游戏规则,还不能接受。
我国对俄格冲突的态度
我国外交部已经作了表态,希望和平解决,别的没说太多。俄格冲突发生后,当时我们的新闻基本上没有报道,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刚结束,大家还沉浸在兴奋之中。我是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知道的,他们的消息特别快,后来陆陆续续还有采访,问得最多的就是中国政府的立场是什么?这个问题很敏感。
格鲁吉亚有多大?大概6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台湾那么大,对我国来说是小国,离我国又不近,它是一个农业国家,自然资源也不丰富。格鲁吉亚是一条线,为高加索山脉一个基本的分界,把大陆板块分为欧洲和亚洲。它过去是苏联的一部分,现在因为苏联解体,在这条线上分布了很多国家,在山脉的南边有一些独立共和国,山脉的北边有一些独立共和国。格鲁吉亚是横跨南北山脉,就是这么一个地理位置。
对俄罗斯来说,这个地理位置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高加索山脉涉及到俄罗斯国家的南部屏障。波兰的“但泽走廊”就在两个大山脉之间,那是一大片平原,在这个平原上,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波兰这个国家。如果过了波兰,对俄罗斯来说,基本上就无险可守了。1938年,前苏联跟当时的纳粹德国达成一个协议,就是要瓜分波兰,在希特勒占领波兰的时候,苏联占领了波兰的另一部分,使苏联跟西方之间关系紧张,为“二战”埋下了一个种子,进而引起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对我国来说,格鲁吉亚没有太多地缘政治上的重要性。为什么外国媒体还那么关注中国的态度呢?因为中国国家大,在大国的博弈中,中国的份量变得越来越重。对我国来说,外交部的那些话用了很多外交辞令,如果不认真研究、不认真思考,不了解这些问题的背景,很难判断中国为什么采取这样一个立场。
上海合作组织不久前召开了一次会议,上合组织领导人峰会发表了一个宣言。上合组织就是中国、俄罗斯加上中亚几个国家,在上海的一个比较松散的准联盟机构。俄罗斯在这次会议上提出,希望各国就俄罗斯和格鲁吉亚问题表态。美国、欧洲、俄罗斯也希望我国表态。这是比较麻烦的,我国怎么表态都有问题,站在哪边也不好。宣言的第一部分对国际关系准则做了一个阐述,反对单纯依靠武力解决国际间的冲突。原话是:二十一世纪,各国相互依存极大提高,安全和发展日益不可分割,当前任何一个国际问题都不可能通过武力解决,这在客观上降低了武力因素在全球和地缘政治中的作用,所以企图单纯依靠武力解决问题,是完全行不通的,这只会阻碍局部冲突的综合解决。在第一部分开宗明义地讲,有很强的针对性,实际上包括了不希望格鲁吉亚使用武力解决南奥塞梯问题,就原则上理解,对俄罗斯使用武力介入,也是不赞成的。
这个宣言还有一部分,针对南奥塞梯问题有一段专门的表述:本组织成员国对不久前围绕南奥塞梯问题引发的紧张局势,深感担忧。这是第一个表态,其态度就是呼吁有关各方通过对话,和平解决现有问题,致力于劝和、促谈。
为什么是这样一个态度?各位也许还记得科索沃问题。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要求南联盟停止在科索沃的军事行动,还炸了中国驻南联盟的使馆,引起了中国非常强烈的抗议。在那次军事行动以后,南联盟的军队全部退出了科索沃,科索沃由联合国委托北约的部队托管,就是北约的部队在那儿维和。维和到今年,科索沃宣布独立,那些欧洲国家大部分都承认了,美国也承认它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南联盟的那次军事行动唯一的结果是使南联盟永远失去了科索沃。
从那个时候到现在快十年了,我们都快忘了,那时候觉得是一个很大的事情。现在科索沃独立,我国还是跟当年一样表态:这个问题要有关各方通过谈判解决。中国没有承认科索沃独立,这里面涉及到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纠缠在一起,是非常难处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不能通过武力解决,它是一个国家的内政。从历史上讲,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都曾经是独立的王国、公国,后来逐渐形成了格鲁吉亚,他们也没有天然成为格鲁吉亚的一部分,但通过不断兼并战争,阿布哈兹成了格鲁吉亚的一部分。格鲁吉亚本来是独立的,成立了独立的共和国,因为内部也有格鲁吉亚的共产党支持,在1921年被苏联红军占领。占领以后,在这个过程中,奥塞梯原来是一个完整的公国,后来以高加索山脉为线划成了南北两部分,一部分是山脉以南的奥塞梯,划到格鲁吉亚加盟共和国里面,山脉以北自己成立了一个加盟共和国。
在苏联的体制内,南奥塞梯问题已经形成了这个局面,以前奥塞梯南边的这部分成了格鲁吉亚的一个自治州,它北边这部分成了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格鲁吉亚本身跟北奥塞梯加盟共和国是平等的地位,也是一个加盟共和国。这样南奥塞梯觉得自己成了格鲁吉亚一部分以后,地位低于北奥塞梯的居民了。这是南奥塞梯为什么在格鲁吉亚共和国1990年独立以后想分离出去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这是历史的因素。
不管怎么说,在格鲁吉亚共和国这个国家被国际社会承认为独立国家的时候,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都是格鲁吉亚的一部分,这个分离的过程是一个和平的、双方同意的过程,不是单方面宣布独立,也不应该用武力加以解决的一个过程。你的民族政策或者政治经济社会治理状况,造成这一部分居民不愿意和你在一起生活了,怎么办?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是谈判,它是一个政治进程,不能是单方面宣布独立的进程。你在民族政策上,也不能单纯靠武力镇压来解决。
苏联解体以后,有一件事我印象特别深。1993年、1994年的时候,我从美国回来,受俄罗斯使馆的邀请参加他们的一次外交活动。俄罗斯使馆原来是苏联使馆,但那时已经被分割了。俄罗斯的领事带我在里面转,说这里面过去全是苏联的使馆,现在分裂了,财产应该是俄罗斯的,可是那些分裂出去的国家没有大使馆怎么办?就临时把这个楼分了。国家分了,大使馆也分了,插了好多各式各样的国旗。2004年我又去了一次,俄罗斯大使馆面貌一新了,俄罗斯这个国家又重新振兴了,那些分离的国家,从前苏联大使馆全搬出去了,他们都自己选馆址,自己建使馆。
这样一个分裂主义的潮流在“二战”到冷战结束以后又一次兴起。我们就看到了不断发生因为国家的分裂、一些民族想分裂而导致的流血冲突,这从国际法上是不能接受的。我国也反对任何国家和一个大国用武力介入一个国家内部这种类型的冲突,就是支持一方从另一方脱离,从自己的国家主体上脱离,这是我国坚决不能支持的,所以我国从来没有赞成俄罗斯用这种方式来介入这场冲突。
在这个冲突的背后确实有大国之间的博弈,它是美国强力实行单边主义政策来推行它的霸权政策的一个产物。从这个角度讲,我国又认为俄罗斯这样的行动带有自卫、带有反对霸权主义统治的含义,所以我国也没有像当年就是1999年谴责北约那样公开地谴责俄罗斯的武力行动。因为不管怎么说,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这两个共和国将来的前途是什么,毕竟是他们和格鲁吉亚这个主权国家之间的问题要通过谈判,不能单方面地宣布独立。如果单方面的宣布独立,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没有规则。
俄罗斯要控制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是有战略需求的。这个大家都看得非常清楚,控制了南奥塞梯,对美国来说一个重要的打击就是切断了美国试图从哈萨克斯坦这边修建的一条从里海出口的天然气管道。因为这个天然气管道要通过这个地区,要通过格鲁吉亚。格鲁吉亚拉住美国的一个重要办法就是,美国可以通过格鲁吉亚修这个管道。俄罗斯在这个地区制造紧张局势,投资商立刻就不干了,如果发生战争,这个油管到时候一下被人给炸断了,投资就打水漂了。他造成的后果是什么?欧洲还是要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他考虑得非常复杂。所以他有他的动机,他不只是维护自己国家的公民,支持当地的民族解放,有他自己的战略动机。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从战略上看到,它是对美国、对北约重大的战略反击行动,这对遏制美国的单边主义、遏制美国追求全球霸权的扩张势头是有其特殊作用的。在这样一个复杂的世界格局中,对美国这种扩张势头,有一个国家来平衡它,转移一下我国面临的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压力,又有战略上的好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